關于四連桿,四連桿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減震不同三連桿減震最差。
2、2、四連桿次之。
3、3、五連桿的減震最好。
4、二、作用不同三連桿:連桿組承受活塞銷傳來的氣體作用力及其本身擺動和活塞組往復慣性力的作用,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變化的。
5、2、四連桿:自行車避震系統,使用杠桿原理解決普通直連式避震系統的避震彈簧受力問題,使得避震彈簧受力垂直,最大降低固定軸摩擦力。
6、3、五連桿:5連桿后懸架能實現主銷后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減少路面來的前后方向力,從而改善加速和制動時的平順性和舒適性。
7、同時也保證直線行駛性,因為通過螺旋彈簧懸掛拉伸或壓縮而使車輪橫向偏移的量值很小,不易造成兩側后軸車輪相對車縱軸線距離不均等而產生非直線行駛現象。
8、三、特點不同三連桿:活塞承受的力傳給曲軸。
9、2、四連桿:是一種簡單的避震系統解決技術方案。
10、3、五連桿:優(yōu)良的平順性和舒適性。
11、擴展資料:5連桿后懸架能實現主銷后傾角的最佳位置,大幅度減少路面來的前后方向力,從而改善加速和制動時的平順性和舒適性。
12、同時也保證直線行駛性,因為通過螺旋彈簧懸掛拉伸或壓縮而使車輪橫向偏移的量值很小,不易造成兩側后軸車輪相對車縱軸線距離不均等而產生非直線行駛現象。
13、當車輛在轉彎或制動時,采用五連桿后懸掛結構可使后輪形成正前束,改善了車輛的控制性能及跟蹤能力,使車輛趨向轉向不足,改善操縱穩(wěn)定性。
14、轉向時,由于上、下臂及控制臂與縱向車軸線平行分布,并且車輪中心至控制臂的間距比車輪中心至下臂的大,使下臂襯套有較大的位移量,從而在轉向時獲得正前束。
15、制動時,由于前置定位臂和后置定位臂斜向布置,制動沖擊力只會令其前束增大,控制臂不易產生位移,因此也保證了正前束。
1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連桿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連桿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5連桿后懸架。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