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是新冠常見的三種傳播途徑,4月10日中午,寧波市疾控中心發(fā)布通報,在寧波本輪疫情中發(fā)生一起疑似因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的事件。那么,氣溶膠傳播是什么意思?范圍是多少米?和飛沫傳播區(qū)別有哪些?
一、氣溶膠傳播是什么意思?
氣溶膠傳播指的是飛沫在空氣懸浮的過程中留下的病原體核,這些飛沫核通過固態(tài)、液體的形式漂浮到遠處進行傳播和感染。簡單來說,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二、氣溶膠傳播范圍是多少米?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可以達到數十米甚至是數百米的,主要和微生物的種類以及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關系,在一個空氣對流流通的環(huán)境中,氣溶膠隨著空氣的漂浮,其傳播途徑和傳播的距離會被擴大的。如果在一個密閉的環(huán)境中,那么氣溶膠的濃度也會達到增高,也會導致人體容易感染,因此,其傳播距離不僅和氣溶膠的方式有關系,而且還和病毒的載量、環(huán)境的流通有關系。
‘’
三、氣溶膠傳播和飛沫傳播區(qū)別有哪些?
關鍵溶質不同
飛沫傳播的關鍵溶質為飛沫,氣溶膠傳播的關鍵溶質為飛沫核,即蛋白質和病原體所組成的核。
溶質體積不同
飛沫傳播的體積較大,氣溶膠傳播的體積較小,質量更輕。
傳播距離不同
飛沫傳播的傳播距離一般為1-2米,且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氣溶膠傳播可以隨風飄揚,在1-2米的范圍內,傳播風險依然存在。
濃度不同
飛沫傳播的濃度較高,氣溶膠傳播的濃度較低。
傳播條件不同
飛沫傳播的傳播條件為說話、咳嗽、打噴嚏的時候,而氣溶膠傳播主要存在于密閉空間內,譬如飛機、電梯、影院等空氣流動性較差的地方。當通風條件上去,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自然降低。
總的來說,雖然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但是不要過度擔心,日常出行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可以預防。
文章來源:土流網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