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岡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腸道中的神經有助于調節(jié)腸道的酸度。這有助于保持它們的細菌群落平衡。
“我們發(fā)現(xiàn)腸道神經系統(tǒng)和腸道微生物群落之間存在意想不到的聯(lián)系,”UO 微生物學家 Karen Guillemin 說。“神經系統(tǒng)正在調節(jié)微生物。”
Guillemin 與 UO 的神經科學家 Judith Eisen 共同領導了這項新工作。他們于 2 月 10 日在PLOS Pathogens雜志上發(fā)表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腸道細菌對消化系統(tǒng)健康很重要。其他研究表明,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這項新工作將這兩個主要不同的研究領域聯(lián)系在一起。
為了建立這種聯(lián)系,Eisen 和 Guillemin 研究了斑馬魚的基因突變導致腸道神經缺失。在人類中,該基因的突變與先天性巨結腸有關,這種疾病會破壞腸道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并可能導致嚴重的腸道炎癥。
Eisen 和 Guillemin 之前曾表明,缺少腸道神經的斑馬魚也有類似的炎癥。但了解炎癥的根源可能很棘手:從飲食和運動到遺傳,許多因素都會影響腸道健康。一種炎癥通常會加劇其他炎癥,因此很難弄清楚循環(huán)從哪里開始。
輸入:斑馬魚。“許多情況都會導致腸道炎癥,而且很難在人身上解決,”艾森說。“在斑馬魚中,你可以進行真正可控的操作,”包括控制出生時腸道中存在的細菌種類。
博士后研究員克里斯蒂漢密爾頓帶著預感進來了——她懷疑患病的斑馬魚的腸道 pH 值可能存在問題。果然,當她給斑馬魚幼蟲喂酸敏感染料時,那些沒有腸神經的幼蟲有更多的酸性內臟。這反過來又導致了有害弧菌的過度生長。
給魚服用一種叫做奧美拉唑(俗稱普洛賽克)的胃灼熱藥物可以平息酸度并恢復細菌平衡。另一方面,他們發(fā)現(xiàn),給斑馬魚服用一種增加酸度的藥物(乙酰唑胺,用于治療高原反應、癲癇和許多其他疾病)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它導致以前腸道健康的斑馬魚體內出現(xiàn)過多的弧菌。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