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機體的結構物質 動物體各種組織器官均以蛋白質作為結構物質。蛋白質是動物體內除水分外含量最高的物質,一般可占到動物體固形物的50%左右。某些組織器官如肌肉、肝和脾等蛋白質含量可高達80%以上。各種組織之所以具有特異性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因為其器官的蛋白質種類和存在形式不同所致。動物體的妊娠、生長、泌乳、產毛和產蛋等生理生化過程均以特定的蛋白質作為物質基礎。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營養(yǎng)物質中唯有蛋白質中含有氮,它是動物機體唯一的氮源,是其他營養(yǎng)素無法替代的。(2)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組織細胞通過蛋白質的不斷分解與合成進行更新,這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即使是成年動物,在其體蛋白基本恒定的情況下,也需要不斷攝入蛋白質,以補充體組織蛋白合成之需。這是因為,組織蛋白在更新過程中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并不能全部用于再合成蛋白質,其中一小部分氨基酸經一系列變化而分解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謝產物而排出體外。據測定,動物體蛋白總量中每天約有0.25%~0.30%進行更新。依此計算,每12~14個月,體組織蛋白即全部更新一次。(3)動物體內的功能物質 動物機體中許多重要的功能物質,包括催化和調節(jié)代謝過程的酶和激素,增強防御機能和提高抗病力的免疫體,以及承擔氧運輸的載體等,均以蛋白質為主體構成。此外,動物體內酸堿平衡的維持、水分正常的分布、遺傳信息的傳遞及許多重要物質的轉運等,無不與蛋白質有關。(4)作為能源 雖然蛋白質的主要營養(yǎng)生理功能并非氧化供能,但因動物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舊組織要不斷破壞分解,在此過程中蛋白質可氧化產生部分能量。另外,動物體所攝食的蛋白質過多或能量不足,蛋白質都可能被氧化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最終均成為機體所需能量的補充來源。除直接氧化供能外,蛋白質還可經脫氨作用將無氮部分轉化為體脂肪,作為能源儲備以供不時之需。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