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絳珠仙草讀音,絳珠仙草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頑石與神瑛侍者 在脂本中神瑛侍者是與頑石互不相干的兩個“人物”,頑石在神瑛侍者下凡之時夾帶入世,由此而與賈寶玉關(guān)系較為密切而已。
2、脂本在甄士隱炎夏書房夢中所見所聞: 那道人道:“原來近日風(fēng)流冤孽又將造劫歷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處?”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
3、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 但在程高本中,頑石與神瑛侍者卻是合二為一: 那道人道:“原來近日風(fēng)流冤家又將造劫歷世,但不知起于何處,落于何方?”那僧道:“此事說來好笑。
4、只因當(dāng)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
5、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
6、他卻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那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分嬌娜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 這里程高本添加了一段關(guān)于神瑛侍者來歷,說得很明白,神瑛侍者也是無材補天的頑石。
7、 那么,程高本中神瑛侍者的來歷為什么與脂本不同,二者孰優(yōu)孰劣?筆者認(rèn)為,程高本中添加的這段文字純屬程高的妄改,理由是: 1.頑石并不能“自去自來”行走自如。
8、曹雪芹說得很明白,頑石是“棄在此山青埂峰下”的,獨自在那“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9、經(jīng)過“入世”、“出世”之后仍“復(fù)還本質(zhì)”,回到青埂峰,只是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而已。
10、如果能“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就不至于“日夜悲號慚愧”了吧?! 2.女媧補天剩下的只有一塊頑石,在早期脂本中,這頑石(及其幻化的通靈寶玉)與神瑛侍者關(guān)系非常清楚——互不相干。
11、然而在程高本中,頑石化成通靈寶玉和神瑛侍者兩個身份,即一分為二,上面程高本那段引文中,那僧一面“袖了那石”并拿出來給甄士隱看,同時嘴里卻在介紹另一個頑石——神瑛侍者,并將通靈寶玉附在神瑛侍者身上一同入世,這么一來頑石就應(yīng)有兩塊,否則頑石(神瑛侍者)如何將自己夾帶其中,這就與補天只剩一塊頑石產(chǎn)生矛盾。
12、 3.在早期脂本中頑石只是個“質(zhì)蠢”的巨石,因而它自己自稱,同時亦被僧道稱其為“蠢物”,如一僧一道交談中多次說到“蠢物”,如:“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將蠢物交割清楚”以及甄士隱“不知所云‘蠢物’系何東西”而欲求那僧道一見“蠢物”等,士隱所見的“蠢物”為“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后面還有幾行小字”,即已幻形的頑石。
13、而程高本中仍保留了這些文字,令人不知“蠢物”何指了。
14、曹雪芹對神瑛侍者和賈寶玉從沒用過“蠢物”來形容,賈寶玉也只是被賈政罵過“蠢物”而已”。
15、 4.在早期抄本中,頑石是紅樓故事的見證者和記述者,而神瑛侍者是幻形為賈寶玉的小說主人公。
16、書中有許多頑石(通靈寶玉)記述故事時的敘事性文字,如:第八回寶釵將通靈寶玉托于掌上觀看時,“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hù)。
17、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補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詩嘲云……那頑石亦曾記下他這幻相并癩僧所鐫的篆文,今亦按圖畫于后。
18、”第十七至十八回在元春進(jìn)園時有:“此時自己回想當(dāng)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涼寂寞;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面。
19、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
20、”隨后還有:“豈《石頭記》中通部所表之寧榮賈府所為哉!據(jù)此論之,竟大相矛盾了。
21、諸公不知,待蠢物將原委說明,大家方知。
22、”如果賈寶玉也是頑石的化身,就不會有“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面”之嘆了。
23、 5.通靈寶玉具有“一除邪祟,二除病孽,三知禍福”的功能,是賈寶玉的護(hù)身符。
24、在《紅樓夢》中有玉無光而賈寶玉中邪,失玉而賈寶玉癡癲等情節(jié)。
25、說明賈寶玉與通靈寶玉是由兩個不同的個體幻化而來,不可能合二為一的。
26、 由于程高本將頑石不僅看作靈性已通,而且直接認(rèn)為就是通靈寶玉,在介紹木石前盟時把神瑛侍者與頑石合二為一,添加了“當(dāng)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
27、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等文字,把頑石看作是來去自如、伸縮自如的異物。
28、據(jù)此,作了進(jìn)一步的修改:在脂本的“誰知此石自經(jīng)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29、”。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