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綁架圖片,道德綁架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并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xiàn)象。
2、對于“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3、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準、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wèi)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
4、那些把什么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于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5、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于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與精神發(fā)展,并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
6、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guī)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7、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并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nèi),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
8、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
9、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準”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準(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
10、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11、拓展資料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于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chǎn)生的不平衡心理。
12、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舍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并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
13、“道德綁架”之所以發(fā)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
14、網(wǎng)頁鏈接。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