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與應用,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的研究進展及思考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豐產不豐收”、“價賤仍賣難”的事件頻頻發(fā)生,使得農產品營銷問題愈來愈突出。
2、隨著農產品相對過剩時代的到來,農產品營銷困境必將嚴重制約我國大農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需要顯得極為迫切。
3、筆者回顧了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發(fā)展,并提出建議,以期對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和實踐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4、1 圍繞“問題”展開的階段性研究我國農產品營銷研究開展雖晚,但發(fā)展較快,研究議題較為廣泛,其中關于營銷策略的探討是近年來農產品營銷研究的主要內容。
5、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基本圍繞各個時期農產品經營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展開,其研究范疇和內容與各時期農業(yè)經營面臨的困境緊密相關,呈現(xiàn)出階段性特征。
6、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產品進入了供應寬松乃至過剩的階段。
7、農產品“賣難”問題開始凸現(xiàn)。
8、此背景下理論界對農產品經營問題展開探討。
9、研究者主要從產品視角探尋農產品經營困境的問題所在,普遍認為中國農產品經營的焦點問題是流通渠道不暢。
10、原因在于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管理體制不靈活、流通主體不成熟、政府宏觀調控不完善。
11、基于此認識,這一階段營銷策略的研究集中于農產品流通渠道范疇。
12、研究者從宏觀層面上提出了解決農產品流通問題的各種辦法與措施。
13、此時的研究尚缺少關于農產品生產、定價、儲存、促銷等系統(tǒng)營銷策略(4P策略)的內容,但卻是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開端,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14、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農業(yè)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以及政府對農產品市場和道路建設投資的不斷加大,我國農產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大為改觀。
15、但各地“豐產反成災”的事件仍不斷發(fā)生,農產品賣難問題依然是困擾農業(yè)經營的突出矛盾。
16、經過反思,研究者們認識到農產品經營困境的突圍在于微觀經營主體的營銷能力和營銷手段的發(fā)展和提高,這甚至關系到整個農業(yè)的發(fā)展,有學者提出了“發(fā)展農業(yè)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市場營銷系統(tǒng)的總體開發(fā)”[1]的觀點。
17、從此我國理論界開始從管理的視角審查農產品營銷活動,進行系統(tǒng)的營銷策略研究,對目標市場策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等農產品營銷策略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18、2 限于農產品流通策略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之初,研究內容主要限于農產品流通范疇,針對農產品流通市場和流通主體構建問題提出若干對策。
19、賈益東[2]提出應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和農產品流通的特殊要求“建立多層次的農副產品流通網絡、高效靈活的流通調控體系、新型的經營組織體系”的市場建設思路。
20、對農產品流通主體的構建,可選擇“主體形式多元化,經營目標市場化,管理體制一體化”的目標模式[3]。
21、崔曉文[4]進一步認為應當從提高農民進入流通領域的組織化程度,推進工貿農一體化,交易方式規(guī)范化等幾方面來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22、這一階段研究者們基于產品視角從宏觀層面上對解決農產品流通體制、市場體系建設,流通主體培育等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主要限于宏觀管理的范疇;由于在我國舊的農業(yè)經濟管理體制下,農業(yè)經營問題長期以來突出表現(xiàn)為宏觀管理的各種缺陷和矛盾。
23、雖然關于“流通網絡和市場建設”的研究屬宏觀經濟管理范疇,但它們同時也是微觀主體進行營銷渠道建設、制定渠道策略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
24、可以說,關于營銷渠道的研究是我國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的開端。
25、參考下。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