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游泳中心又被稱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游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設計方案,是經全球設計競賽產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2003年12月24日開工,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其與國家體育場(俗稱鳥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兩側,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國家游泳中心規(guī)劃建設用地629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積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長寬高分別為 177m × 177m × 30m。到目前,來自10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5萬多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共捐獻了9.4億人民幣。其中鄭裕彤、鄭家純父子及屬下企業(yè)曾捐贈五千萬元人民幣。 奧運過后,水立方和鳥巢已成為北京市的新地標 水立方內部。國家體育場工程為特級體育建筑,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 國家體育場夜景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工程主體建筑呈空間馬鞍橢圓形,南北長333米、東西寬294米的,高69米。主體鋼結構形成整體的巨型空間馬鞍形鋼桁架編織式“鳥巢”結構,鋼結構總用鋼量為4.2萬噸,混凝土看臺分為上、中、下三層,看臺混凝土結構為地下1層,地上7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鋼結構與混凝土看臺上部完全脫開,互不相連,形式上呈相互圍合,基礎則坐在一個相連的基礎底板上。國家體育場屋頂鋼結構上覆蓋了雙層膜結構,即固定于鋼結構上弦之間的透明的上層ETFE膜和固定于鋼結構下弦之下及內環(huán)側壁的半透明的下層PTFE聲學吊頂。 國家體育場工程按PPP(Private + Public + Partnership)模式建設,是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共同組建的項目公司,主要負責國家體育場的投融資、建設、運營和管理。中信聯合體出資42%,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代表政府給予58%的資金支持。中信聯合體同時擁有賽后30年的特許經營權。 國家體育場工程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筑,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其結構特點十分顯著,國家體育場結構復雜。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