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因研究分析了芬蘭人口中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量樣本的微生物組(腸道細菌),發(fā)現(xiàn)地理、人口、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正在推動抗生素耐藥性在普通人群中的傳播。
芬蘭圖爾庫大學的 Katariina Pärnänen 博士及其同事在今年于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大會 (ECCMID)(4 月 15 日至 18 日)上發(fā)表了同類研究中最全面的研究,重點介紹迫切需要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減少針對不同人口和生活方式的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抗性細菌可以在健康的成年人群中傳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被注意??股啬退幮詫θ祟悩嫵芍卮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死亡原因,2019 年估計有 500 萬人死亡,估計是 127 萬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據(jù)估計,到 2050 年,抗菌素耐藥性將超過癌癥,成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
盡管在過去十年中為繪制腸道微生物組的整體組成和健康關聯(lián)做出了巨大努力,但迫切需要 更深入地了解驅動抗菌素耐藥性在普通人群中分布的因素。
為了解更多信息,研究人員調查了人口統(tǒng)計學、飲食、健康和地理因素對腸道宏基因組糞便樣本中抗生素抗性基因 (ARG) 豐度的影響程度,這些糞便樣本來自參加全國 FINKRISK 研究的 7,098 名無癥狀成年人——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芬蘭研究自1972年以來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調查。
FINRISK 項目收集了大量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數(shù)據(jù),包括主要診斷、血液測量、習慣性飲食和處方藥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代表了影響 ARG 豐度的三種生態(tài)機制——從食物中獲取外部 ARG;宿主健康狀況(地方病抵抗力);和藥物介導的耐藥菌選擇。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