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已經詳細繪制了瘧疾寄生蟲在準備感染人類時所經歷的遺傳變化的詳細地圖。
該地圖集將瘧疾寄生蟲惡性瘧原蟲在蚊子內部發(fā)育并準備通過叮咬感染人類的??過程中,以前所未有的細胞細節(jié)繪制了地圖。這項詳細的調查可能會導致新方法,以阻止寄生蟲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并防止通過未來的藥物或疫苗進行傳播。
蚊子對農藥的抵抗力越來越強,而引起瘧疾的寄生蟲對抗瘧藥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強。這迫切需要新的抗擊瘧疾的方法,2019年瘧疾估計導致2.29億例病例和409,000例死亡,其中大多數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幼兒。
為了重振藥物或疫苗發(fā)現的工作,倫敦帝國學院杰克鮑姆教授實驗室和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瑪拉·勞尼奇扎克博士實驗室組成的團隊對人類瘧疾寄生蟲惡性瘧原蟲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研究。他們的結果今天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
惡性瘧原蟲在進入蚊子的唾液腺之前在蚊子的中腸內發(fā)育,當被臭蟲叮咬時,它就準備感染人類。在這些階段中,寄生蟲經歷了許多階段,這些階段對其發(fā)展和傳播能力至關重要,包括轉變成不同的形式。
該團隊通過分析整個過程中基因的活性來跟蹤如何控制這些階段。他們分離了不同形式的寄生蟲,并產生了1467個“轉錄組”-這些圖譜顯示了在不同階段打開或關閉單個細胞中的基因。
當基因打開時,它們指示細胞產生不同的蛋白質并驅動發(fā)育變化,例如使寄生蟲離開中腸并在蚊子的唾液腺中定居,或者穿過人類細胞到達肝臟,在那里寄生蟲準備入侵更多的人類細胞。
了解這些過程如何在細胞水平上詳細工作,向研究人員揭示了新的靶標,這些靶標可能會被阻止以阻止發(fā)育,從而阻止寄生蟲傳播。
標簽: 瘧疾寄生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