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花的質量一本正經(jīng),卻因不“聽話”被教訓?,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瀾瀾給大家說一說,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都以為它快死了,它卻又活了;都以為太上老君都救不了它了,它卻在不斷收獲同情分,品牌力逆勢上升,各門店又正常開張了……
聽花賣個5.86萬元/瓶,確實沒惹誰礙誰,只要有人愿意買,愿意被“割”,賣個58.6萬元/瓶,又違了什么法?
被“3.15”曝光的近兩個多月來,張雪峰和他的小伙伴們,仿佛人間蒸發(fā)了一般。
只是5月7日,聽花收到了成都市武侯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引人誤解的宣傳”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被罰,而質量過關。
1
質量杠杠滴,“聽花粉”不是“傻瓜粉”
“3.15”的初衷,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加強對質量安全問題、商家不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的監(jiān)督和處理。
可今年的“3.15”,卻出乎意料地上了一款質量過硬的聽花。
據(jù)了解,315報道后,多地相關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對聽花翻箱倒柜、挖地三尺,據(jù)說是以遠超正常食品抽檢項目的標準,想把這瓶“假酒”坐實。
可想法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一番操作下來,得出的結果卻讓人很郁悶:聽花酒符合相關規(guī)定,沒有產(chǎn)品質量問題。
不是說,“加點薄荷賣你五萬”嗎?
怎么專業(yè)機構一來,就露出了原形:質量杠杠滴。這臉是打給誰看的?
實際上,聽花的名字緣來,可能與太上老君托夢張雪峰有關,可質量上面,絕對不是張雪峰晚上做夢憑空想出來的,而是有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授權的“老酒再釀造”發(fā)明專利作支撐的。
也就是說,“香濃味厚、落口生津”的聽花酒,是一項白酒界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一項基于傳統(tǒng)白酒基礎上的科學創(chuàng)造。
你說這白紙黑字的,到底是不是“假酒”嘛?如果真是“假酒”,能喝得起聽花酒的那幫“精英”,又不是沒文化、沒見識的土農(nóng)民,會有那么好忽悠?
而這些技術基礎才是聽花“掌門人”張雪峰,敢于公開說聽花酒賣5.86萬元/瓶還便宜了,應該再漲5倍價格,賣30萬/瓶都值,敢于在“3.15”報道后,直接發(fā)被視為硬杠央視的“關于央視3.15報道涉及聽花酒相關專利”說明的底氣所在吧!
況且,你說白酒營銷完全按《廣告法》來,那么,應該被勒令整頓的,就絕不止聽花一家了。
你說,眾所周知的季克良“茅臺抗癌說”和丁雄軍“早中晚喝酒說”,存不存在誤導消費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嫌疑?
你說,眾所周知的古井貢“年份原漿說”和貴州醇“真實年份說”,存不存在以虛假營銷概念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你說,眾所周知的很多白酒品牌上打個“10、20、30、50”的數(shù)字,讓懂的人都懂這是10年存、20年存、30年存的事實,實際上都是偷換概念,這到底算不算“打擦邊球”的惡劣營銷行為?
……
所以,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為了企業(yè)活下去,別人可以,為啥聽花就不可以?
而不可以的原因,據(jù)坊間傳聞,竟是因為論資排輩的江湖,聽花不夠“聽話”。
2
罰款180萬,聽花又回來了
質量杠杠滴,從此,聽花變“繁花”,一夜之間火遍了大街小巷,讓不知道聽花的,都知道聽花了,讓沒喝過聽花的,也想去嘗個鮮喝一下。
藏獒說酒嚴重懷疑,“3.15”和張雪峰是在故意唱雙簧,是典型的一起惡意炒作事件。證據(jù)就是聽花曾在央視花巨資大打廣告。
但懷疑歸懷疑,對聽花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還是來了。
“決定書”中稱“存在將聽花酒功效中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和未經(jīng)核實的用戶評價用于聽花酒的商品宣傳,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罰款180萬。
藏獒說酒分析,這個處罰的描述對應了315報道的內(nèi)容,一方面聽花店員介紹了與功效相關的國際專利申請,專利還沒拿到授權,所以屬于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還有就是客戶案例有是有,但是你無法論證他的因果關系,怎么證明客戶回春是因為喝了你聽花酒呢?而這個接近定格的處罰,說明了有關部門嚴格執(zhí)法的決心。但是,經(jīng)過此劫,聽花也算是長大了,而且與“得到”的相比,這個結果,聽花應該也勉強能夠接受吧!
想“教訓”聽花的,這回可能倒幫了聽花一個大忙。這聽花到底是該偷著樂呢,還該偷著笑呢?
畢竟在此次“風波”中,聽花已經(jīng)賺得盆滿缽滿了,它成功讓厭惡聽花的,變得都同情聽花了,讓只會“活佛托夢”、“太上老君托夢”的張雪峰,變成了一個“只割富人,不坑老百姓”的草根英雄,變成了敢于挑戰(zhàn)名酒霸威、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營銷奇才。
而聽花經(jīng)此一役后,也仿佛價值一夜飆升,弄得張雪峰都只能搞配額供貨制,來應對經(jīng)銷商日益增大的“胃口”了。據(jù)青海春天5月9日的官網(wǎng)消息,每年投放市場的聽花產(chǎn)品總量不超過3000噸(包含銷售用酒、推廣用酒及品鑒用酒),其中計劃內(nèi)配額不超過1000噸,計劃外不超過2000噸。
關鍵是這還不算啥,聽花還對5860元/瓶的標準裝價格進行了調(diào)整,由原結算價格調(diào)整至3989元/瓶。同時,暫停定價為5.86萬元/瓶的精品裝在內(nèi)地銷售,改為向國際化進軍,去為國爭光割“洋韭菜”。
這“三板斧”打得實在精彩,一則告訴“花粉們”,聽花的稀缺,連茅臺都比不了,飛天茅臺2023年投放量預估為6.8萬噸,是聽花的20多倍;二則告訴“花粉們”,要感謝3.15,讓聽花現(xiàn)在是一瓶難求,不漲價實在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三則告訴“花粉們”,聽花是有責任、有擔當?shù)钠髽I(yè),在茅臺都解決不了的白酒國際化這個難題上,聽花拒絕“內(nèi)卷”、決定去當“急先鋒”,去趟出一條新路。
一切來得那么突然,一切又來得那么釋然,力挽狂瀾、正常營業(yè)的聽花,接下來還將給我們帶來什么,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關于【聽花的質量一本正經(jīng),卻因不“聽話”被教訓?】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