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滸傳》中光形象賞析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兀顏光,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遼國第一員上將,官封遼國都統(tǒng)軍。
2、兀顏光精通十八般武藝,熟讀兵書,有萬夫不當之勇。
3、善使一條渾鐵點鋼槍,有時也以鐵锏和方天畫戟為兵器。
4、身披一套三重鎧甲。
5、部下有大量精兵良將,長子兀顏延壽也是遼國小將軍。
6、兀顏光是梁山在征遼戰(zhàn)爭中的最終對手,他視已受宋朝招安的梁山軍隊為“草賊”,反對遼國招降梁山,主張與梁山作戰(zhàn)到底。
7、在最后的決戰(zhàn)中,兀顏光排出太乙混天象陣,最終被得到九天玄女幫助的宋江攻破,他本人則被關勝、花榮、張清合力擊殺。
8、兀顏光并不見于有關遼朝及其他相關政權的史料。
9、在可能是《水滸傳》小說創(chuàng)作藍本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和《大宋宣和遺事》中,也沒有提到梁山征遼之事,自然也不會有兀顏光的原型出現(xiàn)。
10、現(xiàn)存的元雜劇水滸戲中,除了創(chuàng)作年代有很大爭議的《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中有“兀顏統(tǒng)軍”外,均沒有發(fā)現(xiàn)可能是兀顏光原型的人物。
11、可見,若《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一劇作于《水滸傳》前,則兀顏光的原型可能有一個在民間文學中演變的過程,若該局作于《水滸傳》之后,則兀顏光這一人物有極大的可能是《水滸傳》征遼部分的原創(chuàng)角色。
12、、有研究認為,《水滸傳》中的遼國,其實是宋元明期間各種北方民族政權的一個藝術綜合體,尤其在很多細節(jié)上可以看出此“遼國”反而相對更接近于歷史上的金國。
13、兀顏這個姓氏亦是女真族姓氏,而不是遼國的契丹族姓氏,作者塑造兀顏光這個人物,可能有借鑒一些勇悍的金朝將領的形象。
14、兀顏光在現(xiàn)代評論者眼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自然是他的武藝,因為書中有大段鋪張華麗的文字形容他的勇武。
15、在一些水滸武評文字中,兀顏光被視為是遼國最強的武將之一。
16、兀顏光的布陣也是一些評論者的重點關注對象,有學者認為,兀顏光斗陣失敗的原因,在于僵化古板,不識陣圖無定勢,不明白陣的功能。
17、還有的研究者認為,兀顏光并不是遼國皇族,甚至不是契丹人,卻能指揮遼軍精銳,甚至連大批皇族將領都在他手下,可見遼國國主耶律輝已被架空,這個所謂“遼國”政權有可能已經(jīng)是被女真人控制的“傀儡政權”,兀顏是女真姓氏,兀顏光有可能是女真勢力在這個傀儡政權中的代言人。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