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意思,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風也蕭蕭 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 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不是很看的懂 謝謝問題補充:如果能給我一些詩詞賞析的網(wǎng)站更好 謝謝啦提問者: 84204604 - 舉人 四級 最佳答案或者可以這麼說,納蘭容若這首〈采桑子〉,所流露出的是一種化濃情為淡語,從而刻意稀釋離恨的悲感: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
2、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3、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
4、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首先由語言的運用來看,通篇清空如話,不著一字穠麗。
5、不僅遣詞自然平淺,在疊句的形式上,顯是效李易安體。
6、 自花間、北宋以來,詞譜〈采桑子〉上下片的第三句,原不必重疊上句。
7、自從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創(chuàng)出疊句的變體,別樹一格之后,於是不少詞人也摹擬李清照的形式,將原本不須疊句的上下片第三句重疊前句。
8、以下引錄李易安的〈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9、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10、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凄清。
11、點滴凄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12、 其中「陰滿中庭」與「點滴凄清」是為疊句,如此可起節(jié)拍復沓、舒徐動聽的效果與情韻,后人也效此手法以增添詞情。
13、例如辛稼軒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注一):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14、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15、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16、欲說還休,卻到天涼好個秋。
17、 以結(jié)構(gòu)與文字特色而言,納蘭容若的〈采桑子〉,承自易安體的疊句重韻形式,其淡而有味的語言風格也與易安相似。
18、基本上,納蘭詞有多數(shù)作品皆以情語入詞,直抒胸臆。
19、而善用尋常口語填詞、不事雕飾的特質(zhì),這一點恰與清照遙相呼應。
20、 上文是淺談形式結(jié)構(gòu)與文字風格,緊接著便就納蘭原詞內(nèi)容加以賞析: 一、上片點出時間背景與情境氛圍 首句以問句發(fā)端,此又與清照的「窗前誰種芭蕉樹」如出一轍,皆使用發(fā)問領起全篇。
21、「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究竟是誰翻唱著凄切悲涼的樂府舊曲?蕭蕭的風聲隨之伴和;「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雨聲亦復蕭蕭,如斯風雨之夜,詞人唯有孤燈相映,獨自聽了一夜的雨,眼見燈芯燃盡、散作燈花,就這樣,又消磨度過了一個漫漫長夜。
22、 二、下片緊承上闋「瘦盡燈花又一宵」,扣住徹夜未眠,近一步訴說其百無聊賴的心緒: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不知道為了何事縈繞心懷?清醒時獨自意興闌珊;然而偏偏「醉也無聊」,即使藉酒沉醉也難遣滿懷愁情。
23、無論是清醒或是沉醉,都難以逃避的苦悶究屬何為呢?寫到此處,倏然筆鋒一轉(zhuǎn),蕩出一句「夢也何曾到謝橋」,既屬全篇之總結(jié),更是全篇之關鍵,於是所思之人呼之欲出,躍然紙上,讀者便可豁然明白,此詞當是一篇思念之詞。
24、 所謂「謝橋」,代指謝娘所在之地。
25、謝娘者,或謂名姬謝秋娘,於唐宋詩詞通常泛指所戀之美人。
26、在此處納蘭容若是重新翻用北宋晏幾道的名句:「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注二),相形於小晏的夢魂自由不羈能與伊人歡會,納蘭便反用其意,不禁沉痛的追問:縱能入夢,又何嘗真能如愿到訪謝橋,重與離人相聚嗎? 夢境豈能隨心所欲的掌控?詞人勢必早已切身的體驗到,盡管他的思念是如何熱烈,夢境卻始終不曾如人所愿,一如納蘭另外的詞句寫道:「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注三)縱然佳人入夢也難逃「好夢由來最易醒」的悲哀,更何況能心想事成與情人夢里相逢?那是多麼的幸福與艱難呀! 記得在《紅樓夢》里第一百零九回中,寶玉在黛玉死后日夜懸念,然而黛玉芳魂竟不入夢,描述寶玉的悵然,原文如下: 寶玉在外面聽著,細細想道:「果然也奇!我知道林妹妹死了,那一日不想幾遍?怎麼從沒夢見?想必他到天上去了,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兒。
27、…」……寶玉見襲人進去了,便將坐更的兩個婆子支到外頭。
28、他輕輕的坐起來,暗暗的祝贊了幾句,方才睡下。
29、起初再睡不著,以后把心一靜,誰知竟睡著了,卻倒一夜安眠。
30、直到天亮,方才醒來,拭了拭眼,坐著想了一回,并無有夢。
31、便嘆口氣道:「正是『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入夢來』(注四)」 所謂「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入夢來」正可視為「夢也何曾到謝橋」的另一注腳。
32、 透過與小晏夢入謝橋典故的時空對話,讀者更可以品嘗納蘭詞表面之情意看似冷卻,內(nèi)里卻漾著黯然消魂、凄婉心苦的情愫。
33、或許所戀之人,今生不復相見,后約無期,而連魂夢也未可重逢,致使納蘭容若不由自主向小晏抗辯,以如冰雪般的聲音幽幽的質(zhì)疑,倘使天若有情,又怎會讓人欲夢也無由一見? 納蘭此闋〈采桑子〉,文字跡近白描,直抒胸臆,配合巧妙渾成的轉(zhuǎn)用典故,而含蘊言外之悲,呈現(xiàn)出令人低回不已的情致,別有風味;此刻秋夜將闌,心中浮現(xiàn)納蘭一句詞語:「一片幽情冷處濃」(注五),或許差可比擬這闋悲婉凄楚的〈采桑子〉吧。
34、 注一:丑奴兒、采桑子,實同調(diào)而異名。
35、 注二: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36、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37、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
38、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39、 注三:納蘭性德〈太常引〉 注四:語出白居易〈長恨歌〉 注五:納蘭〈采桑子〉之「桃花羞作無情死」。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