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慣性定律是什么,慣性原理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慣性原理可以表述為:一個不受任何外力的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慣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書中發(fā)表的,它是作為捍衛(wèi)日心說的基本論點而提出來的。
3、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保持物體以均速運動的是力的持久作用。
4、但是伽利略的實驗結果證明物體在引力的持久影響下并不以勻速運動,而是相反地每次經(jīng)過一定時間之后,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
5、物體在任何一點上都繼續(xù)保有其速度并且被引力加劇。
6、如果引力能夠截斷,物體將仍舊以它在那一點上所獲得的速度繼續(xù)運動下去。
7、伽利略在金屬球在斜面滾動的實驗中觀察到,金屬球以勻速繼續(xù)滾過一片光滑的平桌面。
8、從以上這些觀察結果就得到了慣性原理。
9、這個原理闡明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運動狀態(tài)不變。
10、伽利略的慣性原理是近代科學的起點,它摧毀了反對哥白尼的所謂缺乏地球運動的直接證據(jù)的借口。
11、而被現(xiàn)代社會所普遍認知的慣性原理,來自于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Math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1687),定義如下:所有物體都將一直處于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直到出現(xiàn)施加其上的力改變它的運或動狀態(tài)為止。
12、牛頓的慣性原理是經(jīng)典物理學的基礎之一,并且對慣性原理的理解也隨著現(xiàn)代物理學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了改變。
13、對于慣性認識的一個重要進展是慣性與能量的關系。
14、1905年愛因斯坦發(fā)表狹義相 對論,這是一個嶄新的物理理論,它統(tǒng)一了力學理論和電磁學理論,帶來了時空觀的根本變革。
15、愛因斯坦隨后證明質能關系,E=mc2,一定的質量對應于一定的能量,反之一定的能量對應一定的質量。
16、在這里,能量包括了能量的各種形式,突破了上面把某一種形式的能量與慣性聯(lián)系起來的認識。
17、這樣,慣性是能量的屬性,能量具有慣性(質量),任何慣性質量都應歸因于能量。
18、作為物理學基本概念和物質的量的質量概念退居次要的地位,如今在近代物理中能量、動量等概念要比質量、力等概念要重要得多。
19、 能量具有慣性拓寬了對于慣性的認識,也拓寬了對于能量的認識。
20、它帶來的重大實用價值就是核能的釋放。
21、在裂變反應中,裂變產(chǎn)物的靜質量小于裂變前物質的靜質量,質量虧損釋放出大量裂變能;在聚變反應中,聚變產(chǎn)物的靜質量小于聚變前物質的靜質量,質量虧損釋放出大量的聚變能。
22、它也使得人們很好地認識許多物理現(xiàn)象,包括涉及物質的全部質量與能量轉化的正反粒子對的產(chǎn)生和湮沒過程。
23、我們知道,慣性質量是物體慣性的量度,反映物體對加速度的阻抗,而引力質量是物體引力屬性的量度,反映物體產(chǎn)生和承受引力的能力。
24、它們顯然是物質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屬性,描述物質兩種不同性質的量是否嚴格相等是一個問題,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是一條嚴格的定律。
25、原來牛頓力學中無法加說明的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不再是游離于物理學之外的一個普遍事實,而是成為意義得大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石。
26、愛因斯坦找到了這塊基石,并由此發(fā)展了廣義相對,這實在是愛因斯坦獨具慧眼、超群絕倫的偉大貢獻。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