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白附子需要先煎一個小時不,制白附子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黑附片、制白附子和制白附片三者在外觀顏色、口感功能上明顯的差別,三者中制白附子和黑附片在外觀上最為相似。
2、三者的區(qū)別:顏色不同黑附片外皮黑褐色,內切面暗黃色,制白附子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黃色,而制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
3、2、外觀形狀不同黑附片半透明裝,有縱向導管束,制白附子為橢圓形厚片,制白附片半透明,厚約0.3cm。
4、3、口感不同黑附片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制白附子味淡,微有麻舌感。
5、4、主治功能不同黑附片用于厥逆亡陽、脈微欲絕等癥;制白附子主治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
6、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7、制白附片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風寒濕痹等癥。
8、擴展資料:一、白附子與白附片白附子(獨角蓮、天南星科植物)與白附片是兩種不同的藥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稱相近,常易混淆,但它們的功效迥異。
9、不同加工白附子,是將獨角蓮剝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過、曬干,或用硫黃薰白。
10、而附子是烏頭的根,烏頭是劇毒中藥,將烏頭用膽馬水浸漂后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11、2、不同功效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和解毒散結的作用,臨床上用于風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白附片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臨床上用于亡陽癥、陽虛癥及痹痛。
12、二、白附片與黑附片白附片與黑附片統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
13、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樣。
14、不同加工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
15、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16、黑附片(黑順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稱“黑順片”。
17、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
18、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并有縱向導管束。
19、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
20、氣微,味淡。
2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附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黑附子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附子。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