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yī)學雜志今天發(fā)表的一項來自瑞典的研究發(fā)現,患有五種主要妊娠并發(fā)癥(包括早產和先兆子癇)中任何一種的女性在分娩后 46 年內患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所有主要的不良妊娠結局都應被視為缺血性心臟病的終生危險因素,并且為女性提供適當的護理以幫助預防其發(fā)展。
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供應心臟的血管變窄或阻塞,是全世界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利的妊娠結局與未來患心臟病的高風險有關。但是,盡管將近三分之一的女性在育齡期間經歷過不良妊娠結局,但很少有研究在同一組女性中檢查過不止一種結局,因此無法得出任何確定的結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著手研究五種主要不良妊娠結局與母親缺血性心臟病長期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他們在瑞典確定了 2,195,266 名平均年齡 27 歲且沒有心臟病史的女性,她們在 1973 年至 2015 年間生了一個活嬰。然后,他們使用全國醫(yī)療記錄追蹤了從分娩日期到2018 年 12 月(平均隨訪時間 25 年,最長 46 年)。
五種主要不良妊娠結局是早產(妊娠不足 37 周)、出生時小于胎齡兒、先兆子癇、其他妊娠期血壓疾病和妊娠糖尿病。
其他重要因素也被考慮在內,例如母親的年齡、孩子的數量、教育水平、收入、體重指數、吸煙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膽固醇的病史。
總體而言,83,881 (3.8%) 名平均年齡為 58 歲的女性被診斷為缺血性心臟病。結果表明,經歷過五種主要不良妊娠結局中的任何一種的女性隨后患上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例如,在分娩后 10 年內,患有其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婦女的缺血性心臟病的相對發(fā)病率增加了兩倍(每 100,000 人年增加 46 例),早產婦女增加 1.7 倍(每 100,000 人年增加 19 例) 100,000),在調整所有其他因素后,先兆子癇患者增加 1.5 倍(每 100,000 人增加 12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增加 1.3 倍,小于胎齡兒的增加 1.1 倍.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