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將相和的啟示和故事,將相和的啟示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將相和》給我們的啟發(fā)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以國家的利益和大局為重,做人要有寬闊的胸懷。
2、藺相如胸懷寬闊,對廉頗的羞辱退讓再三,退讓是一種胸懷。
3、而廉頗知道自己錯了,負荊請罪,也是一種胸懷,這種胸懷則更可貴。
4、戰(zhàn)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
5、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
6、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
7、”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
8、后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9、之后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10、擴展資料《將相和》的人物有:廉頗(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是戰(zhàn)國后期趙國的名將,杰出的軍事家。
11、被趙惠文王封為上卿,屢次戰(zhàn)勝齊、魏等國,為趙國立了大功;長平之戰(zhàn)時,堅壁固守三年;后來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遭致慘敗。
12、燕國乘機攻趙,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戰(zhàn)勝燕軍;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
13、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后老死在楚國。
14、2、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戰(zhàn)國時期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15、趙惠文王時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完璧歸趙。
16、事后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大夫。
17、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于秦,歸國后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
18、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
19、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