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月球樣品實驗室已準備就緒 靜待“天外來客”吧,今天小天就給大家說一說吧,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5月25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成功返回是嫦娥六號旅行的終點,也是科研人員開展相關研究的起點。按計劃,回收后的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后,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這個步驟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主要完成樣品解封、分樣存儲。隨后,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tǒng)移交月球樣品,后續(xù)開展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我身后就是我國探月工程的地面應用系統(tǒng),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著陸采樣時的全景圖,當時就是在這里回傳生成的。這里還建有我國首個月球樣品的實驗室,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采回的樣品就將在這里進行存儲、管理和研究。
月球樣品實驗室已做好準備迎接月壤
月球樣品實驗室由外及里共分為三個房間,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抵達后,將在第一個房間進行解封,在第三個房間專門存儲。迎接嫦娥六號樣品,實驗室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從樣品解封到分樣存儲以及后續(xù)分發(fā)、研究各個環(huán)節(jié)所用到的工具都已準備完畢,分析設備也已調試到位。
嫦娥六號探測任務地面應用系統(tǒng)副總設計師 周琴:我們這間主要放了一個解封操作臺,主要是對返回的嫦娥六號樣品的密封封裝裝置進行解封處理,它是一個充氮的環(huán)境,里面的壓力會高一點,外面壓力低一點,避免了大氣環(huán)境對手套箱里面的樣品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樣品對比研究 解答月球正面背面不同
專家介紹,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地形、地貌、地質成分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嫦娥六號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從月球背面“挖土”取樣,這些樣本的返回,將豐富現(xiàn)有的月球表面樣本庫,未來科研人員將對來自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樣品開展對比研究。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楊蔚:月球正面和背面這種巨大的差異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是困擾著科學界,現(xiàn)在也沒有準確的答案,第一次從月球背面采回樣品,比較一下正面和背面的巖石到底有什么區(qū)別,非常有可能幫我們揭開這個謎底。
開展月球“考古” 探尋月球演化之謎
此次嫦娥六號著陸的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隕石撞擊坑,科學家們也期待此次取樣能夠獲取月球深部的物質,通過研究這些物質,對月球進行“考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楊蔚:像這種大的撞擊,它說不定可以把月球很深的地方的物質給挖上來,不像是月表、月殼,有可能是月幔的物質也可能被挖出來,從來沒有人見過月幔的物質是什么,如果見到的話,肯定是有一個非常大的進展。還有就是如果我們有機會能找到撞擊的產物,確定它的年齡,可以知道這些盆地都是什么時候形成的。每一次新的樣品都對月球的整個演化歷史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月球樣品實驗室已準備就緒 靜待“天外來客”】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標簽: 月球樣品實驗室已準備就緒 靜待“天外來客”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