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眾銀行獲得“2024ESG年度案例”,但消費者權益保護遭到質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瀾瀾給大家說一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5月11日,“2024企業(yè)社會責任論壇”在上海舉行。憑借在ESG領域的杰出表現,微眾銀行獲得了“2024環(huán)境、社會及治理(ESG)年度案例”。
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三個方面,微眾銀行一直都在切實履行責任。但即便作為ESG治理的年度案例,微眾銀行也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不僅在消費者權益保障這塊兒屢屢“翻車”、投訴不斷,治理方面,其部分高管“超期服役”的現象也備受業(yè)內外關注。
①
消費者個人權益保護遭質疑
作為一家在ESG方面頗有建樹的銀行,微眾銀行十分重視消費者個人權益保護。其構筑的ESG戰(zhàn)略體系一直以 “讓金融普惠大眾”為核心,以“合規(guī)廉正、科技創(chuàng)新、綠色運營、員工發(fā)展”為內核,利益相關方為價值導向。在利益相關方板塊,微眾銀行尤其提到了”消費者保護“這一議題,表示要:“保障客戶合法權益,提供值得信賴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
在近年來的ESG實踐上,微眾銀行也積極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今年“3.15”期間,微眾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首席消保官秦輝表示,“切實保護好金融消費者權益,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也是銀行高質量發(fā)展的基石。微眾銀行將持續(xù)從完善機制建設、開展教育宣傳、優(yōu)化金融服務三個方面出發(fā),全面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主體責任?!?/p>
然而,在投訴平臺,同一時間關于微眾銀行的投訴卻層出不窮。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5月17日,已有17098條關于微眾銀行的投訴,搜索微粒貸,更是高達31671條投訴,投訴內容幾乎都是關于暴力催收、侵犯個人隱私方面的。號稱做好消費者保護的微眾銀行,為何忽視了這一板塊?
據了解,這個微粒貸可以稱作是微眾銀行的“拳頭產品”。是微眾銀行面向微信用戶和手機QQ用戶推出的純線上小額信用循環(huán)消費貸款產品,于2015年5月在QQ上線,9月在微信上線。憑借這兩大流量平臺,以及貸款無抵押、無擔保和快速放款的優(yōu)勢,微粒貸在下沉市場“備受喜愛”。
在年報中,微眾銀行給出了微粒貸的用戶畫像,截至2023年末,其81%的客戶為非白領從業(yè)人員,約85%的客戶為大?;蛞韵聦W歷,約17%的客戶為此前無人民銀行信貸征信記錄的“首貸戶”。而截至2023年,微粒貸已累計服務超6300萬借款客戶,年內日均發(fā)放貸款超95萬筆。這樣看來,微眾銀行不是不想管,而是“舍不得管”啊。
②
高管存在“超期服役”的現象
在銀行治理板塊,微眾銀行也聲稱自己要做到“強化ESG治理,確保企業(yè)運營合規(guī),有效管控經營活動中潛在的社會與環(huán)境風險,保障本行高質量、穩(wěn)健發(fā)展?!钡珜τ谖⒈娿y行來說,高管“長期服役”的風險存在已久,盡管業(yè)內外質疑聲不斷,微眾銀行卻無動于衷。
據《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于在業(yè)務運營、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各級管理層成員、內設部門負責人和重點業(yè)務崗位員工,應明確輪崗期限、輪崗方式等要求,嚴格實行輪崗,輪崗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7年。
而微眾銀行的核心高管早已到了七年輪換的期限,其董事長、首席執(zhí)行官顧敏,任職起始日期為2014年12月,截至目前已任職9年多;2015年10月12日,監(jiān)管部門正式批復微眾銀行新行長的任職資格,微眾銀行原監(jiān)事長李南青正式出任微眾銀行行長,如今其任職時間也已超過8年。
超長的任職時間,正如監(jiān)管擔心的那般,容易出現無法公平公正履職的情況。既降低了內控機制的有效性,又不利于該行ESG的“合規(guī)廉正”治理。(內容來源|華文社會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微眾銀行獲得“2024ESG年度案例”,但消費者權益保護遭到質疑】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