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觀察 >

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最近氣溶膠排放量的減少會產生額外的變暖效應

2024-04-10 17:25:51 來源: 用戶: 

最近,微小顆粒物(全球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排放量的減少,導致地球氣候系統(tǒng)產生更多熱量。由 CICERO 領導并發(fā)表在《通訊地球與環(huán)境》雜志上的一項新的國際研究表明了這一點。

衛(wèi)星測量清楚地表明,與逃逸到太空的地面能量相比,更多的熱量從太陽進入地球大氣層。這種所謂的地球能量不平衡導致熱量積累和地球表面變暖。

眾所周知,人為排放CO2和其他溫室氣體是近幾十年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而顆粒物的排放掩蓋了這種變暖的部分原因。大多數顆粒,尤其是硫酸鹽,會反射陽光,因此起到冷卻地球的作用。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全球許多地區(qū)采取了廣泛的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這種降溫效應已經逆轉,現(xiàn)在導致了變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最新一代的全球氣候模型進行了模擬,并將其結果與2001年至2019年期間地球能源失衡趨勢的衛(wèi)星測量結果進行了比較。

作者發(fā)現(xiàn),需要考慮最近人造顆粒排放量的減少,以便模型能夠合理地匹配衛(wèi)星測量結果(見上圖;黑色與橙色線)。當作者假設粒子排放量在一段時間內(綠線)沒有變化時,模擬的地球加熱大大減少。

“我們的研究以新穎的方式使用模型和觀測來解釋為什么地球的能量不平衡加劇如此之多。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對于導致觀察到的不平衡加倍的原因存在很多爭論,而這正是推動全球能源不平衡的原因。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冰雪融化以及氣候變化的其他方面,”該研究的主要作者、CICERO 國際氣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Øivind Hodnebrog 解釋道。

“我們的研究強調了對地球能源預算進行連續(xù)衛(wèi)星測量的重要性,”該研究的合著者、美國宇航局高級技術專家諾曼·勒布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大家愛看
頻道推薦
站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