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的工程師第一次創(chuàng)造了雙層原子平面硼烯,這一壯舉挑戰(zhàn)了硼在單原子層限制之外形成非平面簇的自然趨勢。
盡管以其有前途的電子特性而聞名,但硼烯——一種單原子層厚的硼片——在合成方面具有挑戰(zhàn)性。與它的模擬二維材料石墨烯不同,石墨烯可以使用透明膠帶等簡單的東西從天然分層石墨上剝離,而硼烯不能僅僅從大塊硼上剝離。相反,硼烯必須直接生長在基材上。
如果生長一層很困難,那么生長多層原子級平坦的硼烯似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塊狀硼不像石墨那樣分層,因此在單個原子層之外生長的硼會導致聚集而不是平面薄膜。
該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的Mark C. Hersam說:“當你嘗試生長更厚的層時,硼想要采用其整體結構。”“而不是保持原子平面,較厚的硼膜形成粒子和簇。關鍵是找到阻止簇形成的生長條件。直到現(xiàn)在,我們認為你不能超越一層?,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單原子層和大塊之間的未探索領域,從而為發(fā)現(xiàn)提供了新的游樂場。”
該研究將于 8 月 26 日發(fā)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
Hersam 是麥考密克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的 Walter P. Murphy 教授和材料研究科學與工程中心的主任。他還是西北大學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和辛普森奎里研究所的成員。Hersam 與萊斯大學的 Karl F. Hasselmann 工程教授 Boris Yakobson 共同領導了這項工作。
五年前,Hersam 和他的合作者第一次創(chuàng)造了硼烯。硼烯比石墨烯更堅固、更輕、更靈活,有可能徹底改變電池、電子產(chǎn)品、傳感器、太陽能電池和量子計算。盡管理論研究預測雙層硼烯是可能的,但包括 Hersam 在內(nèi)的許多研究人員并不相信。
“即使理論工作預測它的存在,制造新材料也具有挑戰(zhàn)性,”赫薩姆說。“理論很少告訴你實現(xiàn)這種新結構所需的合成條件。”
Hersam 的團隊發(fā)現(xiàn),正確條件的關鍵是用于生長材料的基材。在這項研究中,Hersam 和他的同事在平坦的銀色基材上培養(yǎng)了硼烯。當暴露在非常高的溫度下時,銀會在原子級臺階束之間形成非常平坦的大梯田。
“當我們在這些大而平坦的梯田上種植硼烯時,我們看到形成了第二層,”赫薩姆說。“在偶然的觀察之后,我們有意將精力集中在這個方向上。當我們找到它時,我們并沒有在尋找第二層。許多材料的發(fā)現(xiàn)都是以這種方式發(fā)生的,但當你偶然發(fā)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時,你必須意識到這個機會。”
這種雙層材料保持了硼烯的所有理想電子特性,同時提供了新的優(yōu)勢。例如,該材料包括兩個原子層厚的薄片,它們之間有空間粘合在一起,可用于能量或化學存儲。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