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利用脯氨酸(一種存在于雞毛和皮膚組織中的氨基酸)進行藥物輸送的新方法可用于限制化療的副作用和修復重要的酶。
在《化學》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籠子(由單個分子制成的盒子),這種籠子由生物相容性肽和構成蛋白質基礎的短氨基酸組成。這些籠子可以容納不同大小的藥物,并以高精度在體內運輸它們。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如脫發(fā)和神經損傷,是“異位毒性”的結果,即治療不僅殺死腫瘤本身,還殺死腫瘤周圍的健康細胞。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納米尺寸的籠子來容納藥物,并將其帶入腫瘤后再釋放,這種效應可以更直接地傳導到腫瘤上,保護健康細胞。
籠子可以調整為不同的尺寸,從而能夠裝載不同的藥物。這種靈活的結構使得化療藥物、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能夠被運送。以前,這種籠子只能用焦油中的碳氫化合物分子制成,而焦油通常對人體有毒。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結構也為在體內替換有缺陷的酶打開了大門,而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從歷史上看,酶是由蛋白質組成,在體內發(fā)揮重要作用,只有藥物才能抑制其活性。抑制這種功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比如減少炎癥?,F在,籠子可以取代這種功能,這可能為一種新的治療形式奠定基礎。
論文主要作者、倫敦國王學院化學講師、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研究組組長查理麥克特南博士表示:“我們發(fā)明的本質上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分子茶包。我們可以將幾種不同的藥物裝入這種茶包或籠子中,這種茶包或籠子由廣泛使用的脯氨酸和膠原蛋白制成,并以比以前更有針對性的方式給藥。”
“我們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限制脫發(fā)、惡心和其他化療的不良副作用。我們甚至可能能夠修復對癌癥發(fā)展有影響的失靈酶。最好的部分是,我們可以持續(xù)地、大規(guī)模地做到這一點。”
脯氨酸的形狀非常直且堅硬,同時還溶于水,這使得它特別適合用于藥物輸送,因為水約占人體的 60%。通過將肽與少量的金屬(如鈀)結合,研究人員可以創(chuàng)建一種可調節(jié)的結構,可以快速增加或減小尺寸。
由于脯氨酸和膠原蛋白廣泛可用,并且不像以前的方法那樣依賴于碳氫化合物鏈,因此該團隊希望在實驗室中持續(xù)擴大目前的生產規(guī)模。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