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分為大約 200 個國家,但現(xiàn)存的語言大約有 6,000 種。因此,雙語顯然比我們許多人想象的要普遍得多。這是一個日益明顯的事實,它似乎破壞了“一個國家,一種語言”的主導模式,而這種模式是將以前不同的地區(qū)和文化統(tǒng)一為更大的國家的結果。
隨著對這個話題的看法開始轉(zhuǎn)變,近幾十年來人們開始研究雙語對認知和語言發(fā)展的影響。雙語是否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在今天,雙語在對抗認知能力下降方面的有效程度仍然是一個爭論的話題。
老齡化與雙語之間的復雜關系
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兩種情況,而這兩種情況本身單獨研究就已經(jīng)非常復雜,結合起來更是如此。在研究雙語和衰老時,需要考慮許多情感、認知、語言和社會變量。這意味著一種情況下的研究結果不能推廣到所有人群。
此外,雙語并不存在單一形式。根據(jù)學習語言的時間,我們區(qū)分兩種形式:早期(或同時)雙語,是在幼兒期獲得的;以及連續(xù)的雙語,即在晚年學習第二語言時。
對四到六歲左右的早期雙語研究的重點是處理一種以上語言對大腦發(fā)育的結構性和永久性影響。在被稱為“關鍵期”的早期,大腦會丟棄或“修剪”大量神經(jīng)元。這與大量新連接和電路的形成同時發(fā)生。在許多其他變化中,語音對比(區(qū)分不同聲音的能力)被分類。在此過程中省略了未練習的聲音,使以后學習變得非常困難。
對連續(xù)雙語的研究著眼于習得的不同時期。具體來說,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12歲至15歲之前、16歲至30歲和31歲至60歲。
還需要考慮多種能力:擁有 6,000 個單詞的基本詞匯的雙語能力與以最少的錯誤掌握兩種語言的 60,000 個單詞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