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 Weill Cornell Medicine 的一項新研究,心臟手術期間的一項簡單手術技術可將導致中風的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率降低 56%,并且不會增加風險或副作用。紐約長老會調查員。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稱為左后心包切開術的方法具有防止延長住院時間以及需要額外的干預措施和藥物來降低與房顫相關的中風和心力衰竭風險的巨大潛力。
該研究評估了左后心包切開術(在心臟周圍的囊后側切開以排出多余液體)是否有助于預防接受心臟手術的患者發(fā)生心房顫動。隨機對照試驗于 11 月 14 日發(fā)表在《柳葉刀》上。作為美國心臟協(xié)會 2021 年科學會議的一部分,研究調查人員還在11 月 14 日的實時虛擬最新科學會議上介紹了這些發(fā)現(xiàn)。
“以前的研究規(guī)模較小,研究設計存在重大局限性,因此對于左后側心包切開術是否有益于預防心房顫動沒有明確的方向,”首席研究員Mario Gaudino 博士說,他是 Weill 心胸外科的 Stephen 和 Suzanne Weiss 教授康奈爾醫(yī)學和紐約長老會/威爾康奈爾醫(yī)學中心的心胸外科醫(yī)生。“我們的研究首次提供了該技術在單一機構的大量患者中的益處的嚴格證據(jù)。”
心臟手術后,過多的液體和小凝塊的積聚很常見,發(fā)生在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身上。即使是很小的積聚也會引發(fā)心房顫動的發(fā)展,這是一種并發(fā)癥,其中不規(guī)則的電信號會阻止心臟的上腔有效收縮。心房顫動是心臟手術后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約有 35% 的患者報告。治療可能包括電擊以恢復正常的心律,然后服用控制心律和降低血栓風險的藥物,這些都有副作用和并發(fā)癥。
為了進行后左心包切開術,外科醫(yī)生在心臟周圍的囊的后側做一個切口,稱為心包。這使得多余的液體和來自心包的小凝塊流入左肺周圍的空間,稱為左胸膜腔。該程序僅使整個心臟手術時間增加了幾分鐘。作為標準護理的一部分,插入左胸膜引流管并通常在手術后幾天移除。多余的液體繼續(xù)通過心包的狹縫排出,直到它自行愈合。
在他們名為“左后心包切開術預防心臟手術后心房顫動”(PALACS)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 420 名接受冠狀動脈、主動脈瓣或升主動脈擇期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212 名患者接受了在他們的手術過程中進行了左后心包切開術,208 名患者沒有接受額外的外科手術。
心包切開術組 212 名患者中有 37 名(18%)發(fā)生心房顫動,明顯低于非心包切開術組 208 名患者中的 66 名(32%)。重要的是,沒有并發(fā)癥與心包切開術相關。
該研究完全由威爾康奈爾醫(yī)學院的心胸外科部門資助,通過患者的慈善事業(yè)和籌款活動得以實現(xiàn)。“這項研究表明我們致力于進行嚴格的臨床研究并回答對患者有意義的重要問題,”兼任威爾康奈爾醫(yī)學院和紐約長老會聯(lián)合臨床試驗辦公室主任的高迪諾博士說。
博士Gaudino 和威爾康奈爾醫(yī)學院心胸外科系的一組研究人員現(xiàn)在正在與國際同事合作設計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該試驗將包括更多患者和心臟手術類型,例如二尖瓣修復。
“我們很高興我們的概念驗證臨床試驗證明了左后側心包切開術的好處,而且對患者沒有額外的風險,”資深作者、心胸外科和 O. Wayne 系主任Leonard Girardi 博士說威爾康奈爾醫(yī)學中心心胸外科 Isom 教授,紐約長老會/威爾康奈爾醫(yī)學中心心胸外科主任。“我們期待未來在多中心研究中證實我們的結果,并希望這項技術有朝一日能成為全球心臟手術患者的護理標準。”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