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全球研究發(fā)現,當農業(yè)景觀多樣化時,農場中野生動物的種類將更加豐富,這對農民和環(huán)境都有益。
具體來說,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TU Singapore) 領導的研究,農場的作物和非作物特征的種類以及它們的排列方式應該有所不同。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生態(tài)快報》雜志上。
最佳方法是在同一農場以不同的田地大小和布局種植蔬菜、谷物和果樹等不同作物,同時還應種植非作物的半自然景觀特征,如灌木、草地邊界和野花帶。
與在單一、均勻的景觀上僅種植一種作物的農田相比,這種多樣性增加了本地動物和植物物種的數量,例如傳粉昆蟲和害蟲的捕食者。
生物多樣性的改善是因為農作物和非農作物特征的多樣性為不同類型的野生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樣化的“微型棲息地”。
生物多樣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增加農業(yè)生產以提高糧食產量,因此提高農田野生動植物的多樣性是保護環(huán)境的關鍵。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