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我自我與超我的聯系與區(qū)別,什么是自我 本我和超我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部分。
2、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系。
3、“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欲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4、本我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fā)展。
5、本我位于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tǒng),包括各種生理需要。
6、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沖動力量,弗洛伊德稱其為力比多。
7、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
8、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欲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
9、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10、2、自我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于人格結構的中間層。
11、其作用主要是調節(jié)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jié)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12、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
13、這里,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14、由此,個體學會區(qū)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
15、自我在自身和其環(huán)境中進行調節(jié)。
16、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zhí)行者。
17、3、超我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于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
18、其位于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guī)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
19、三者之間的關系: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20、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xié)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jié)。
21、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御機制。
22、防御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23、人們或許可以把自我與本我之間的關系與騎手與馬之間的關系作個比較。
24、馬提供牽引能量,而騎手有決定目標的權利,并引導這匹有力的馬向著目標移動。
25、但是在自我與本我的關系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不太理想的情況,騎手被迫帶著馬朝著他想去的地方去。
26、 (騎手:自我;馬匹:本我;行進的實際方向:超我)總而言之,弗洛依德的自我是有邏輯性的,有理性的,能夠忍受緊張的,是人格的執(zhí)行者,但它也是騎在本我這匹迅速的馬匹上可憐的騎手,并且還被三個主人所控制。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