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新研究揭示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ML) 的“致命弱點”,并找到了成功針對這一弱點并根除小鼠疾病的藥物。
這項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分析了 CML 和正常血液干細胞,發(fā)現(xiàn)了兩種對 CML 干細胞存活至關重要的蛋白質。該小組已經從事這項研究六年多了,然后開發(fā)了一種藥物組合,可以同時靶向這些關鍵蛋白質并殺死癌癥干細胞,同時很大程度上不傷害正常細胞。
由格拉斯哥大學的 Tessa Holyoake 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的 Tony Whetton 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系列技術來證明這兩種蛋白質(p53 和 c-Myc)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在精準醫(yī)學概念(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正確的藥物,對患者產生正確的效果)的指導下,該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來利用癌癥的這一關鍵弱點。作者通過將 CML 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證明針對這兩種蛋白質的藥物可以殺死導致白血病的細胞,從而有效地根除這種疾病。
該結果對包括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和腦腫瘤在內的其他癌癥具有潛在影響。研究人員現(xiàn)在熱衷于在耐藥 CML 患者中開始人體試驗,以鞏固他們的工作。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