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科研 >

河流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汞來源

2021-08-20 16:06:48 來源: 用戶: 

世界海洋中汞的存在會對人類健康和野生動物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大部分捕魚活動發(fā)生的沿海地區(qū)。但是,雖然評估海洋中汞來源的模型側重于直接從大氣中沉積的汞,但由耶魯大學環(huán)境學院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學教授彼得雷蒙德領導并發(fā)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河流實際上是世界沿海有毒重金屬的主要來源。

“它在某種程度上重新定義了全球汞循環(huán),”雷蒙德說。以前,人們認為公海中的大部分汞從大氣中沉積在那里,然后進入沿海地區(qū)。但現(xiàn)在看來,大多數(shù)汞從河流流入沿海海域,并從那里流入公海。

“目前,政策制定者主要關注控制大氣中的汞排放和沉積,而河流汞對沿海海洋的貢獻尚不清楚,”雷蒙德實驗室的博士后劉茂典說。他說,新發(fā)現(xiàn)強調了限制進入河流的汞的重要性。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河流汞流出年度周期的變化,發(fā)現(xiàn)在全球范圍內,8 月和 9 月的水平最高。他們分析了哪些河流是汞的最大來源;十條河流產生了一半的河流汞。亞馬遜河位居榜首,其次是和孟加拉國的恒河以及中國的長江。

雖然最近的其他研究也估計了河流中的汞含量,但雷蒙德說,這些研究對于哪些河流的汞含量最高以及一年中汞含量最高的時間沒有相同水平的特異性。“社區(qū)并沒有真正就河流的作用達成一致,”他說,并補充說這項新工作有助于加強河流確實是海洋汞的最大來源的說法。

煤的燃燒是大氣中汞的主要來源,最終會進入海洋和陸地。河流輸送到海洋中的汞可能來自進入土壤的大氣汞;它也可能來自其他人為來源,如金礦開采,以及在較小程度上自然發(fā)生的地質來源。此外,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氣候變化引發(fā)更嚴重的風暴和洪水,長期在土壤中休眠的汞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被輸送到沿海海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大家愛看
頻道推薦
站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