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疾病,以高血壓和尿液中存在蛋白質為特征,影響全球2%至4%的孕婦,每年導致約46,000名孕產婦死亡以及約500,000名胎兒和新生兒死亡。
先兆子癇的異質性和復雜性使得預測風險和開發(fā)治療方法變得困難。華大基因臨床研究高級經理周思博士和科學家團隊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表在《美國婦產科雜志》上,揭示了通過漿細胞游離RNA(cfRNA)診斷這種疾病的潛在方法。
方法和結果:
CfRNA從細胞釋放到血液中,可用于研究多種疾病,包括先兆子癇。cfRNA涵蓋各種RNA生物型,例如mRNA、miRNA和lncRNA。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917例妊娠的cfRNA,其中包括715例健康妊娠和202例在癥狀出現前受先兆子癇影響的妊娠。
主要發(fā)現包括:
1-檢測到77個基因,包括信使RNA(44%)和microRNA(26%),這些基因在癥狀出現前在健康母親和患有早產先兆子癇的母親中存在差異表達。
2-分別根據13個無細胞RNA特征和兩個臨床特征(體外受精和平均動脈壓)開發(fā)了兩個分類器,用于在診斷前預測早產先兆子癇和早發(fā)先兆子癇。
SLASEU-2022年電子書精選去年熱門采訪、文章和新聞的匯編。
下載最新版本
3-首次證明信使RNA、微小RNA和長鏈非編碼RNA可以同時作為先兆子癇的潛在生物標志物,有望在未來預防先兆子癇。
4-異常的無細胞信使RNA、microRNA和長鏈非編碼RNA分子變化有助于闡明先兆子癇的致病決定因素。
利用cfRNA進行NIPT研究
這項研究的觀察結果顯著擴展了該領域的現有知識,表明不同RNA生物型和兩種臨床特征的組合與先兆子癇風險預測的更高準確性相關,從而打開新的治療窗口,有效減少妊娠并發(fā)癥和胎兒發(fā)病率。
華大基因將繼續(xù)利用多組學技術,推動母嬰健康相關研究,為遺傳性疾病產前檢測帶來更多可能。
本項目遵循生物及醫(yī)學研究相關規(guī)定,并已獲得公司倫理委員會批準。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