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山研究人員已經(jīng)確定了一種單基因生物標志物,即氮氧化物合酶 2 (NOS2),它可以使用膠帶條以 100% 的準確率區(qū)分特應性皮炎 (AD) 和牛皮癬,這是皮膚活檢的一種非侵入性替代方法。該研究將于今天在線發(fā)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志》上。
該研究由 Emma Guttman-Yassky 醫(yī)學博士、博士、Sol 和 Clara Kest 教授以及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皮膚病學副主席領導。它評估了從 20 名患有中度至重度 AD 的成年人、20 名患有中度至重度銀屑病的成年人和 20 名健康人身上獲得的膠帶條。從每個受試者身上收集了 20 條膠帶,一些膠帶來自病變,其余來自臨床上未受影響的皮膚。從膠帶上收集的皮膚細胞經(jīng)過全面分子分析,以鑒定與疾病相關的生物標志物。
特應性皮炎,也稱為濕疹,是一種炎癥性、極度瘙癢的皮膚病,影響美國超過 3100 萬成年人,其中包括 10% 至 20% 的兒童。牛皮癬是一種皮膚病,會引起紅色、發(fā)癢的鱗狀斑塊;它無法治愈并影響美國超過 800 萬人。
“在過去,皮膚組織活檢一直被認為是區(qū)分炎癥性皮膚病的金標準,但它們會導致疼痛、疤痕和感染風險增加,”Guttman-Yassky 博士說,他過去對 AD 的革命性研究關注疾病的潛在機制并促進針對該疾病的靶向治療的發(fā)展。“這項研究表明,使用膠帶條可以提供一種微創(chuàng)的皮膚活檢替代方法,用于監(jiān)測患有這些特殊皮膚病及其他疾病的患者的生物標志物。”
研究人員還捕獲了與免疫和表皮屏障功能相關的其他基因,這些基因在 AD 和/或牛皮癬中失調(diào),并將每種疾病區(qū)分開來。例如,AD 患者的膠帶強烈表達了與 T 輔助細胞 2 (Th2)免疫反應相關的細胞標記,這是 AD 的特征,而銀屑病患者則表現(xiàn)出更高水平的 Th1 和 Th17 細胞因子,這是銀屑病的特征。
Guttman-Yassky 博士補充說,該研究中描述的分子表型與之前皮膚活檢研究的報告以及目前對這兩種疾病的機制理解非常一致。
“這項革命性的研究強調(diào)了更好地了解患有炎癥性皮膚病的成人和兒童的免疫和屏障改變的迫切需要,”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 Waldman 教授兼皮膚病學主席 Mark Lebwohl 醫(yī)學博士說。“這項研究的結(jié)果可能有助于為皮膚活檢的侵入性方法提供一種有用的替代方法,以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追蹤皮膚疾病的活動。”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