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古代名人名言簡短100句,古代名人名言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孔子名言 不學(xué)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2、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3、”請問之。
4、 曰:“恭、寬、信、敏、惠。
5、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6、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7、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dá);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8、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巧言亂德。
9、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10、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 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1、知者動,仁者靜。
12、智者樂,仁者壽。
13、; 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子名言 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1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1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8、”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9、”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20、” 2、價值觀 無、道、德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gòu)成。
21、 老子言「無」,嘗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2、」當(dāng)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
23、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
24、「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天下萬物均起於「有」而終於「無」。
25、 老子言「道」,嘗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
26、」老子認(rèn)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7、」「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不斷循環(huán)運(yùn)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
28、老子又認(rèn)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
29、」只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qiáng)稱為「大」。
30、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1、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2、」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
33、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34、當(dāng)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
35、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6、」「道」賦予萬物生機(jī)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rèn)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37、 老子言「德」,認(rèn)為「德」乃「道」之體現(xiàn),而「德」應(yīng)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38、」道家強(qiáng)調(diào)人應(yīng)當(dāng)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yǎng),避免犯過。
39、 守柔 老子言「守柔」,嘗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
40、」「道」之所以能循環(huán)不息,因為「道」具備了柔弱的特質(zhì),故言:「弱者道之用。
41、」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42、」又謂:「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3、」老子強(qiáng)調(diào)以柔制剛,認(rèn)為「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以退為進(jìn)。
44、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fù)歸於嬰兒。
45、」意謂人可有雄心壯志,但不可逞強(qiáng)好勝,應(yīng)抱持柔弱謙下之道,保持質(zhì)樸本性。
46、老子強(qiáng)調(diào)「守柔」,皆因認(rèn)為除了「道」之外,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
47、故謂:「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8、」老子又認(rèn)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49、」老子強(qiáng)調(diào)「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qiáng)好勝,否則不得善終。
50、 居后不爭 老子認(rèn)為人應(yīng)有「居后不爭」之心,嘗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1、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52、」只有仁慈、儉樸、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jìn)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hù)而成大器。
53、老子嘗謂:「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54、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55、」只要人能舍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56、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57、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58、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
59、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yīng)抱持以退為進(jìn)的處世態(tài)度,從而達(dá)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60、 寡欲 老子謂人應(yīng)「寡欲」,故謂:「罪莫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61、故知足之足,常足。
62、」人若懷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則貪念自生。
63、只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滿足。
64、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65、」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欲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
66、故老子要求人「無欲」、「去欲」,故謂:「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67、」又謂:「善為士者不武。
68、善戰(zhàn)者不怒。
69、善勝敵者不爭。
70、善用人者為之下。
71、」於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應(yīng)「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達(dá)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境界。
72、 3、政治觀 無為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圣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
73、《淮南子·原道訓(xùn)》:“無為為之而合于道”。
74、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dá)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
75、能達(dá)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76、 善為下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4、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且允ト瞬徊。云洳〔?,是以不?。薄?/p>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