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 【性昧歸經】 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效】 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炮制】 1.生雞內金:將雞內金凈制,除去非藥用部位。 2. 醋炒雞內金,醋用量100:10,將凈制過的雞內金用文火炒至表面顏色加深,噴淋食醋,待醋被完全吸進雞內金?! ?.焦內金: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內部焦黃,噴淋食醋,吸干后出鍋晾涼。 【應用】 1.用于飲食積滯,小兒疳積。本品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并能健運脾胃。廣泛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種食滯證。病情較輕者,單用研末服有效。若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可與山楂,麥芽、青皮等同用。治小兒脾虛疳積,可與白術,山藥、使君子等同用。 2.用于腎虛遺精、遺尿。治遺精,可與芡實、菟絲子、蓮肉等同用。治遺尿,多與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通淋化石,可用治砂石淋證及膽、腎結石等,多與金錢草同用?! ?.膽、腎、尿道結石:用雞內金、玉米須50克,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2-3次,連服10天。忌吃肝臟、肥肉、蛋黃。 【鑒別用藥】 生雞內金:化石作用強,善治結石,常與海金沙、金錢草、石韋同用。 醋炒雞內金:偏于消食化積,治療消化不良,常與炒三鮮同用?! 〗箖冉?:與醋雞內金相似,但強于它,消食導滯,治療食滯胃脘、脘腹脹滿,長于焦三仙同用?! 靖骷艺撌觥俊 ?.《本草經疏》:肫是雞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有熱則泄痢遺溺,得微寒之氣則熱除,而泄痢遺溺自愈矣。煩因熱而生,熱去故煩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諸疳瘡多效。 2.《要藥分劑》:小兒疳積病,乃肝脾二經受傷,以致積熱為患。雞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熱,入脾而消脾積,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 3.《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雞內金,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氣化,若有瘀積,氣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脹滿,用雞內金為臟器療法。若再與白術等分并用,為消化瘀積之要藥,更為健補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壯,益能運化藥力以消積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虛勞之證,其經絡多瘀滯,加雞內金于滋補藥中,以化其經絡之瘀滯,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尤為要藥。蓋以能助歸、芍以通經,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多進飲食以生血也。 4.《神農本草經》:主泄利。 5.《名醫(yī)別錄》:主小便利,遺溺,除熱止煩。 6.《日華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帶下、腸風、瀉痢。 7.《滇南本草》:寬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 8.《本草綱目》:治小兒食瘧,療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9.《本草述》:治消癉。 10.《本經逢原》:治眼目障翳。 11.《本草再新》:化痰,理氣,利濕。 12.《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治痃癖癥瘕,通經閉。 13.《陸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潰瘍。 【用法用量】 煎服,8~10g;研末服,每次1.5~8g。研末用效果比煎劑好。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