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精選 >

大未來勤之道(大未必佳)

2023-06-06 00:45:11 來源: 用戶: 

關于大未來勤之道,大未必佳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2、改自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孔融的故事。

3、 把中國一句古訓略微改一下可以叫“小事了了,大未必佳”。

4、這里的小事并不是說什么都親自過問,而且人也不可能有那經歷,做為上層建筑太多花時間注意小事的話,大事那就真的未必佳了。

5、 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到洛陽。

6、當時李元禮名氣很大,做司隸校尉。

7、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眾的人、有清高稱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被通報。

8、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下邊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

9、”已經通報上去,一起坐下來。

10、李元禮問:“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系。

11、”李元禮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12、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

13、”孔融聽后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

14、”陳韙聽了感到非常不安。

15、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16、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

17、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18、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

19、”既通,前坐。

20、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21、”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22、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23、”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24、”韙大踧踖。

25、 解讀: 全文分三層。

26、 第一層寫洛陽李元禮名氣很大,尋常人等都無緣登門拜訪。

27、這里對李元禮名氣之盛的描寫,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僅十歲、無官無名之身成為李元禮的座上賓提供了一個背景和基礎。

28、 第二層 寫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

29、這里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系”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系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系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30、 第三層 寫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xiàn)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

31、 陳韙顯然是輕視孔融,認為他不過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語刁難,意為:你這時年齡小,雖然聰明,也別得意太早了,長大后未必就有出息。

32、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

33、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4、”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大家愛看
頻道推薦
站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