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精選 >

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么(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什么意思)

2023-05-22 02:57:09 來源: 用戶: 

關(guān)于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么,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什么意思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的意思是一時的得失可能靠平常誰更強勢,但長期的勝負還是要看誰順應潮流誰更在理;這句話出自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原文為“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2、《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原句出處:時周莊王八年之冬也。

3、齊襄公出車五百乘,同衛(wèi)侯朔先至衛(wèi)境。

4、四國之君,各引兵來會。

5、哪四路諸侯?宋閔公捷、魯莊公同、陳宣公杵臼、蔡哀侯獻舞。

6、衛(wèi)侯聞五國兵至,與公子泄、公子職商議,遣大夫?qū)幑蚋婕庇谥堋?/p>

7、莊王問群臣:“誰能為我救衛(wèi)者?”周公忌父、西虢公伯皆曰:“王室自伐鄭損威以后,號令不行。

8、今齊侯諸兒不念王姬一脈之親,鳩合四國,以納君為名,名順兵強,不可敵也。

9、”左班中最下一人挺身出曰:“二公之言差矣!四國但只強耳,安得言名順乎?”眾人視之,乃下士子突也。

10、周公曰:“諸侯失國,諸侯納之,何為不順?”子突曰:“黔牟之立,已稟王命。

11、既立黔牟,必廢子朔。

12、二公不以王命為順,而以納諸侯為順,誠突所不解也!”虢公曰:“兵戎大事,量力而行。

13、王室不振,已非一日。

14、伐鄭之役,先王親在軍中,尚中祝聃之矢,至今兩世,未能問罪。

15、況四國之力,十倍于鄭,孤軍赴援,如以卵抵石,徒自褻威,何益于事?”子突曰:“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16、王命所在。

17、理所萃也。

18、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19、若蔑理而可以得志,無一人起而問之,千古是非,從此顛倒,天下不復有王矣%諸公亦何面目號為王朝卿士乎?”虢公不能答。

20、周公曰:“倘今日興救衛(wèi)之師,汝能任其事否?”子突曰:“九伐之法,司馬掌之。

21、突位微才劣,誠非其任;必無人肯往,突不敢愛死,愿代司馬一行!”周公又曰:“汝救衛(wèi)能保必勝乎?”子突曰:“突今日出師,已據(jù)勝理。

22、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zhí)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非突敢必也!”大夫富辰曰:“突言甚壯,可令一往,亦使天下知王室有人。

23、”周王從之。

24、乃先遣寧跪歸報衛(wèi)國,王師隨后起行。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大家愛看
頻道推薦
站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