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膽鈣化醇的作用及功效,膽的作用及功能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靈樞·本輸》說:“膽者,中精之府。
2、”《難經(jīng)·四十二難》說:膽內(nèi)“盛精汁三合。
3、”是言膽有貯存膽汁的功能。
4、膽汁是由肝的精氣所化生,如《東醫(yī)寶鑒》說:“肝之余氣,溢入于膽,聚而成精。
5、”肝生成膽汁是不間斷的,而膽汁排泄到小腸是間斷性的,生成與排泄這兩個過程顯然不是同步的,于是膽就擔負著貯存膽汁的功能。
6、貯存的目的是為了調(diào)節(jié)膽汁生成和排泄之間的關(guān)系。
7、所以,貯存是為排泄的需要,是暫時的。
8、 膽的上方有管道與肝相通,肝之余氣化生膽汁,然后通過此管道流到膽內(nèi);膽的下方有管道與小腸相通,隨著消化的需要,膽汁經(jīng)此管道排泄到小腸中,以幫助對飲食物的消化。
9、清·吳鞠通在《醫(yī)醫(yī)病書·小便論》中說:“膽無出路,借小腸以為出路。
10、”《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醫(yī)話》說:“徐靈胎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則以‘木能疏土’解之,是謂肝膽屬木,脾胃屬土。
11、徐氏既云‘木能疏土’,是明肝膽助腸胃化食,而膽汁能助小腸化食之理即在其中矣。
12、”因此,膽排泄的膽汁,具有幫助對某些飲食物消化的作用。
13、 膽腑通暢,貯存和排泄膽汁的功能才能正常進行。
14、膽腑阻塞不通,必然會導致膽汁排泄不暢。
15、膽腑阻塞的因素,主要有濕熱、瘀血、砂石、寄生蟲等直接阻塞管道,或氣機紊亂所致膽管痙攣,形成膽腑不通的病理變化,從而產(chǎn)生脅肋脹滿、疼痛等癥。
16、由于膽汁對消化飲食有特殊作用,所以膽汁排泄不暢,則會影響到消化功能,產(chǎn)生食欲不振、厭食油膩、腹脹、大便秘結(jié)或腹瀉等癥。
17、膽汁上逆,可見口苦、惡心、嘔吐黃綠苦水等癥。
18、膽汁外溢肌膚,則可發(fā)生黃疸。
19、 膽排泄膽汁還與肝有重要關(guān)系。
20、肝通過疏泄功能以調(diào)暢氣機,令膽氣疏通,膽汁暢流。
21、所以,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著膽汁的分泌和排泄。
22、肝疏泄正常,膽汁排泄暢達,消化功能就正常。
23、若肝失疏泄,則可導致膽汁排泄不利。
24、膽汁郁結(jié),肝膽氣機不利,導致肝膽同病,出現(xiàn)消化吸收方面的病變。
25、所以有“肝膽同主疏泄”的說法。
26、 2.膽主決斷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27、”所謂中正,即處事不偏不倚,剛正果斷之意。
28、膽主決斷,是指膽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措施的功能。
29、對膽的概念認識,如同其他臟腑一樣,既有與實質(zhì)器官相聯(lián)系的一面,如貯存、排泄膽汁的膽囊;又有據(jù)此而取象類比歸類某些功能的一面,如主決斷作用的膽,屬于精神活動范疇。
30、 膽的決斷功能,對于御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驚卒恐等)的不良影響,以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維持臟腑相互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有著重要的作用。
31、自然環(huán)境、社會因素的變化,特別是劇烈的精神刺激,會影響臟腑氣血的正常活動。
32、膽氣強壯之人,雖受突然刺激而有所影響,但其影響程度較輕,恢復(fù)較快;膽氣虛弱之人,則往往因之而形成疾病。
33、這反映了膽有維持精神及臟腑氣血活動相對穩(wěn)定的功能。
34、 膽主決斷與心主神志密切相關(guān)。
35、《素向·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36、……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37、”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臟腑也參與,不同的臟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38、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
39、膽氣通于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jīng)·四十二難》),膽的經(jīng)脈“上肝,貫心”(《靈樞·經(jīng)別》),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guān)系。
40、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志活動又決于膽。
41、在神志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
42、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xiàn)心悸不寧,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癥。
43、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
44、”因此,臨證時,心病怔忡,可從膽治;膽病戰(zhàn)栗、癲狂,尤當治心。
45、 膽主決斷功能,實際上是與肝主謀慮相關(guān)聯(lián)的。
46、《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47、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48、”王冰注曰:“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fā)未萌,故謀慮出焉”,“剛正果決,故官為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
49、”謀慮,即思維籌劃、比較鑒別、分析推理等的思維過程,但潛發(fā)未萌,不能付諸實施,只有通過決斷,才能對上述思維過程作出行為的決定。
50、這種決定,需要陽剛之氣。
51、肝膽之氣皆屬于木,而肝為體、屬陰,膽為用、屬陽。
52、謀慮為陰,決斷屬陽。
53、謀慮出于肝,決斷出于膽。
54、故膽決才能肝謀,正如《類經(jīng)·藏象類》所說:“膽附于肝,相為表里,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
55、”因此,膽氣壯實,決斷無差,使人行為果敢而正確。
56、膽氣虛餒,則雖善謀慮,而不能決斷,事終難成。
57、故《素問·奇病論》又說:“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
58、此人者,數(shù)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
59、”王冰注曰:“肝與膽合,氣性相通,故謀慮取決于膽。
60、咽膽相應(yīng),故咽為使焉。
61、”臨證時,對謀慮不決者,常見肝膽同病之證,故施以肝膽同治之法。
62、 膽的決斷,還反映了人體正氣的盛衰。
63、只有正氣強盛,內(nèi)氣充實的人,才能“膽氣壯”,才能主決斷而有果敢行為。
64、由于正氣對外邪具有抵抗作用,所以膽氣的壯與弱,標志著人體正氣的盛與衰,也標志著人體抗邪能力的強與弱。
65、人有決斷和果敢,其生理功能就處于旺盛狀態(tài);如果決斷不出,其生理功能就處于平靜或低下狀態(tài)。
66、這種不同的生理反應(yīng)在防病治病方面是有重要影響的。
67、《素問·經(jīng)脈別論》指出:“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68、……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69、”這里的勇怯,即反映了膽氣的強弱。
70、它不僅說明了人體抗病能力的強弱,還反映了人體臟腑功能狀態(tài)和氣血運行的盛衰等。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