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雙酚F(存在于塑料中)可以誘導對神經發(fā)育至關重要的基因發(fā)生變化。這項發(fā)現(xiàn)是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卡爾斯塔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做出的。該機制可以解釋為什么在胎兒期接觸這種化學物可能會導致七歲時智商降低-這是同一研究小組以前看到的一種關聯(lián)。這項研究發(fā)表在科學雜志《環(huán)境國際》上。
“我們以前已經證明雙酚F(簡稱BPF)可能與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有關。但是,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現(xiàn)在可以開始了解哪些生物學機制可以解釋這種聯(lián)系,這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是獨一無二的。”演講者是卡爾斯塔德大學教授兼公共衛(wèi)生科學負責人卡爾·古斯塔夫·博爾內哈格(Carl Gustaf Bornehag)。他是瑞典環(huán)境縱向母親,兒童,哮喘和過敏癥(SELMA)研究的項目經理,該研究是從中獲取數(shù)據的。
外部因素可以通過“表觀遺傳”機制引起基因活性的變化。這意味著單個基因通過“甲基化”進行修飾。DNA片段中甲基化的增加使細胞機器更難以讀取該特定部分。結果,經常損害甲基化基因的表達。
科學家們在懷孕的前三個月測量了孕婦尿液中的BPF含量,并在出生后對其孩子進行了監(jiān)測。對七歲兒童的DNA甲基化進行了測量,并調查了他們的認知能力。由于胎兒通過胎盤與母親的血液接觸,因此胎兒也暴露于母親體內的物質。
分析表明,在暴露于更高水平的BPF的胎兒中,甲基化在GRIN2B基因的特定部分增加,這具有關鍵的神經功能。此外,較高的甲基化與兒童智商較低有關。但是,研究還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對BPF的敏感性似乎存在性別差異。僅在男孩中觀察到了BPF和認知之間的表觀遺傳聯(lián)系。
“我們已經能夠識別出DNA甲基化是BPF影響智商的潛在機制這一事實,為了解環(huán)境化學物質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影響我們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證據。”烏普薩拉大學的環(huán)境毒理學和本文的主要作者。
在研究小組之前的研究中,他們發(fā)現(xiàn),在懷孕的第10周期間,母親最高雙酚F暴露水平的7歲兒童中,有25%的全智商下降了2點。 25%的兒童處于最低水平。這是一個很小的差異,在單個孩子中并不明顯,但另一方面,在人口水平上變得很明顯。
標簽: 化學物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