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什么時候入九2020,什么時候入九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2、每年夏至日到立秋日之間如果有四個庚日,中伏就為十天,如果有五個庚日,中伏為二十天,大多數(shù)年份中伏都為二十天。
3、從冬至開始數(shù)“九”以計算時令。
4、具體計算方法是從冬至日(今公歷12月22日前后)算起(冬至日叫“交九”,意味著數(shù)九寒天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數(shù)滿九九八十一天(至公歷3月12日前后)便是“出九”(數(shù)九結(jié)束,出了數(shù)九寒天)。
5、擴展資料:老北京的習俗,冬至日起要畫“九九消寒圖”,這一習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記載,這圖是一幅梅花圖,畫一枝梅花。
6、上面有81個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
7、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瓣。
8、待過完這81天,81個花瓣也全染過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圖”。
9、而且在明代北京,還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圖”,而且在這圖旁還有《九九歌》。
10、《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凍河開,八九雁歸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1、此首《九九歌》通俗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流傳較廣。
12、反映了華北地區(qū)人們對于氣候變化的了解與關(guān)心。
1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伏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九。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