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TIA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目前多數認為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這TIA意思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病因和發(fā)病機理為:本病多與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關,其發(fā)病可能有多種因素引起。
2、 (一)微血栓:頸內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動脈硬化狹窄處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塊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離脫落后,阻塞了腦部動脈,當栓子碎裂或向遠端移動時,缺血癥狀消失。
3、 (二)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該處產生血流旋渦流,當渦流加速時,刺激血管壁導致血管痙攣,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旋渦減速時,癥狀消失。
4、 (三)腦血液動力學改變:頸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閉塞或狹窄時,如病人突然發(fā)生一過性血壓過低,由于腦血流量減少,而導致本病發(fā)作;血壓回升后,癥狀消失。
5、本病多見于血壓波動時易出現本病發(fā)作。
6、此外,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心肌損害亦可使腦局部血流量突然減少而發(fā)病。
7、 (四)頸部動脈扭曲、過長、打結或椎動脈受頸椎骨增生骨刺壓迫,當轉頭時即可引起本病發(fā)作。
8、 本病的病因絕大多數是動脈粥樣硬化,由以下幾種觸發(fā)因素而發(fā)病: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微血栓:主動脈-顱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內容物及其發(fā)生潰瘍時的附壁血栓凝塊的碎屑,可散落在血流中成為微栓子,這種微栓子循血流進入視網膜或腦小動脈,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癥狀。
9、微栓子經酶的作用而分解,或因栓塞遠端血管缺血擴張,使栓子移向末梢而不足為害,則血供恢復,癥狀消失。
10、 2、 血液動力學改變:患者原已有某一動脈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平時靠側支循環(huán)尚能勉強維持該局部腦組織的血供。
11、在一過性血壓降低時,腦血流量下降,該處腦組織因側支循環(huán)供血減少而發(fā)生缺血癥狀。
12、 3、頭部血流的改變和逆流,急劇的頭部轉動和頸部伸屈,可能改變腦血流量而發(fā)生頭昏和不平衡感,甚至觸發(fā)短暫性腦缺血,特別是有動脈硬化、 頸椎病等更易發(fā)生本病。
13、 4、血液成分的改變:各種影響血氧、血糖血脂、血液粘度和凝固性的血液成分改變和血液病理狀態(tài),如嚴重貧血 、紅細胞增多癥, 白血病 、血小板增多癥等,均可能成為短暫性腦缺血的觸發(fā)。
14、臨床表現:60歲以上老年人多見,男多于女。
15、多在體位改變、活動過度、頸部突然轉動或屈伸等情況下發(fā)病。
16、 (一)頸動脈系統(tǒng)的TIA較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發(fā)作較少,但持續(xù)時間較久,且易引起完全性卒中。
17、最常見的癥狀為單癱、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單眼視力障礙等。
18、亦可出現同向偏盲及昏厥等。
19、 (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較頸動脈系統(tǒng)TIA多見,且發(fā)作次數也多,但時間較短。
20、主要表現為腦干、小腦、枕葉、顳葉及脊髓近端缺血。
21、神經缺損癥狀,常見為眩暈、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穩(wěn)、視物模糊或變形、視野缺損、復視、惡心或嘔吐、聽力下降、球麻痹、交叉性癱瘓,輕偏癱和雙側輕度癱瘓等。
22、少數可有意識障礙或猝倒發(fā)作。
23、 TIA的臨床表現如下: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頸內動脈系統(tǒng)血管供應限及大腦前3/5的結構。
24、運動功能障礙最常見,其主要的表現為對側肢體的無力、笨拙、使用不靈活。
25、特別是上臂,有時也累及面部、腿或整個半身,可單獨或同時發(fā)生。
26、一般被描述為肢體“發(fā)沉”、“發(fā)死”或“不能活動”。
27、感覺功能障礙的表現,主要為偏側舌頭或面部針扎樣感覺,也可見于同側肢體的麻木感,但總的來說,肢體的癥狀往往為腦組織受破壞后的陰性表現,而非癲病等刺激性病灶導致的陽性表現;如果患者僅僅表現為單側肢體的感覺或(和)運動障礙,則有時難以與推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鑒別,因為運動和感覺傳導通路的行程中,兩個血管系統(tǒng)供應其不同部位。
28、這就需要了解兩個系統(tǒng)血管所支配的大腦區(qū)域中各自的特殊生理功能。
29、頸動脈系統(tǒng)血管所支配的腦組織中的一些高級皮質功能,如言語功能等。
30、但急性出現的說話困難,兩個血管系統(tǒng)的TIA有時難以鑒別。
31、體象障礙常提示前循環(huán)障礙導致頂葉后部局灶缺血。
32、而其他高級皮質功能,如失用癥、認知障礙等,需要特殊的神經心理檢查方法檢查,故不適宜在臨床工作中運用。
33、單眼視力障礙伴對側肢體癥狀,提示為頸動脈系統(tǒng)TIA。
34、頸動脈提供眼部循環(huán)的供血,其病變導致發(fā)作性黑膜,但同向偏盲亦可引起視力缺失,應注意鑒別。
35、同時出現雙側的運動或感覺功能喪失,提示為腦干缺血。
36、在老年人中突然出現雙眼失明,常提示為雙枕葉梗死。
37、TIA患者就診時很難發(fā)現殘留的陽性體征,如果大夫發(fā)現其發(fā)作,則可發(fā)現與癥狀相符的陽性體征(包括長束體征或局部神經核團受損的體征)。
38、而.對血管的其他檢查則可以發(fā)現導致TIA的可能病因,如頸動脈分叉處的雜音提示頸動脈狹窄,但嚴重的狹窄或梗阻,則反而無雜音。
39、檢查眼底,有時可以發(fā)現流過視網膜血管的柱子,從而證實是微栓子所致的TIA。
40、 動脈血管造影 2、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癥狀椎-基底動脈缺血,主要累及腦干、枕葉、額葉內側。
41、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TIA的診斷不容易,其異??梢娙缦卤憩F:眩暈、共濟失調、復視、言語困難、相吉困難、吞咽困難、摔倒發(fā)作、單側或雙側視覺缺失、短暫性全腦遺忘癥、單側或雙側面部麻木、單側或雙側感覺 喪失、偏癱或雙側肢體癱瘓甚至四肢癱瘓、記憶力障礙等。
42、而屬于領枕葉的高級皮質功能障礙(如忽視、失用癥等),由于要通過特殊的神經心理檢查法檢查才能發(fā)現,故不列入臨床觀察項目。
43、多數情況下,孤立的癥狀難以作出明確的定位診斷,往往需要幾個癥狀同時發(fā)生。
44、眩暈為推-基底動脈缺血最常見的癥狀,然而該癥狀實際上更常見于軀體疾患或前庭末梢器官的病變。
45、視覺喪失為第二位常見癥狀。
46、眩暈應與頭暈、暈厥、意識模糊及“頭發(fā)輕”相區(qū)別。
47、眩暈是一種自身或周圍環(huán)境在運動的幻覺。
48、單純眩暈合并有其他腦干或領枕葉功能障礙才考慮診斷TIA(但實際上,有時單純的眩暈在頭部MRI上也可發(fā)現相應的新的缺血病灶)。
49、有時眩暈與共濟失調難以鑒別。
50、發(fā)生于腦干的病變有一些特殊的癥狀,如復機、吞咽困難、摔倒發(fā)作。
51、復視是最有用的腦干神經功能損害的癥狀;面部及嘴部針刺及麻木感也可出現,可能伴有對側肢體的感覺及運動癥狀(交叉性的感覺運動障礙);雙側感覺喪失,或不同的發(fā)作中出現不同側的偏癱,常提示為椎-基底動脈TIA的發(fā)作;耳聾及耳鳴不常見。
52、 輔助檢查 頭部CT:行頭部CT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明確顱內可能引起TIA樣表現的其他結構性病變的性質,如腫瘤、慢性硬膜下血腫、巨動脈瘤、血管畸形、腦內小的出血灶等。
53、 2、頭部MRI及新的磁共振技術頭部MRI在發(fā)現腦內缺血性病變的靈敏性方面比頭部CT明顯高,特別是在發(fā)現腦干缺血性病變時更佳 3、頭部SPECT及PET檢查:SPECT是用影像重建的基本原理,利用放射性示蹤劑的生物過程,放射性示蹤劑注入血液循環(huán)后,按腦血流和腦代謝情況進行分布,并以CT技術進行斷層顯影和重建,而達到了解腦血流和腦代謝之目的。
54、SPECT在TIA中發(fā)現腦血流量減低區(qū)的時相上較頭部CT及MRI發(fā)現得早。
55、PET是利用CT技術和彌散性放射性核素測定局部腦血流量和局部腦代謝率的方法。
56、PET是當前研究腦功能、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療中腦血流和腦代謝監(jiān)視的最有效的工具。
57、 4、腦血管的影象學檢查包括有創(chuàng)傷的腦血管造影及無創(chuàng)傷性的腦血管造影。
58、 (2)無創(chuàng)傷性的腦血管檢查包括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螺旋CT、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
59、上述檢查方法與動脈血管造影相比,顯然無論從靈敏度還是特異度來說均較后者差。
60、但其非創(chuàng)傷性、可重復性和簡單易行的優(yōu)勢也是很明顯的,而且當與多普勒技術聯(lián)合運用時,則可大大提高腦血管檢查的可靠性。
61、(1)動脈血管造影為腦血管造影技術中的金標準。
62、目前常用的技術為經股動脈穿刺血管造影。
63、TIA患者的腦血管造影,主要表現為較大的動脈血管壁(頸內動脈及顱內大動脈)及管腔內有動脈粥樣硬化性損害,如潰瘍性斑塊、管腔狹窄、完全性閉塞。
64、動脈造影的陽性率為40%~87%,以頸動脈顱外段及椎動脈為主。
65、 5、非侵入性腦血管檢查包括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檢查及頸動脈雙功能多普勒超聲檢查,經食管多普勒超聲檢查。
66、 6、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液學方面的檢查、血生化方面的檢查及特殊檢查(如免疫學的檢查)。
67、 7、其他檢查如頸椎片可以發(fā)現頸椎對推動脈的影響。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