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炎黃子孫的由來300字,炎黃子孫的由來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傳說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居住著許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2、黃帝部落居住在中國西北部現今陜西省的地方,后來向東遷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帶的山彎里,過著游牧生活。
3、炎帝部落在今陜西省渭河流域至黃河中游一帶活動。
4、蚩尤部落又稱為“九黎族”,居住在中國東部今山東、河南一帶。
5、這三個部落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帶,發(fā)生過數次大的戰(zhàn)爭。
6、 炎帝部落從渭河流域進入黃河中游以后,與蚩尤部落發(fā)生了長期的沖突。
7、炎帝被蚩尤打敗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黃帝部落。
8、后來,這兩個部落聯合起來,與蚩尤在涿鹿大戰(zhàn)一場,蚩尤戰(zhàn)敗,被黃帝部落殺死,黃帝取得了勝利。
9、這就是史書上有名的“涿鹿之戰(zhàn)”。
10、 黃帝對蚩尤部落成員采取安撫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員就加入了炎黃部落。
11、其他部落聽說蚩尤已死,對黃帝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家共同擁戴他為天子,黃帝就在涿鹿建都。
12、 打敗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爭做霸主,與黃帝部落又發(fā)生了大沖突。
13、炎帝和黃帝這兩個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懷來一帶)又大戰(zhàn)一場,結果炎帝被打敗,歸服了黃帝部落。
14、后來,他們的后裔就從河北一帶向南發(fā)展,進入黃河流域,定居中原,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組成了中國中原地區(qū)的遠古居民,奠定了后來華夏族的歷史基礎。
15、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由于黃帝部落的力量比較強大,文化也比較高,原始社會勞動人民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記在黃帝的名下,黃帝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
16、以后這一部族逐漸發(fā)展,居住在中原地區(qū)原來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17、春秋(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以后,這些居民自稱為華夏族,到漢朝以后稱為漢族。
18、后世的漢族人就把黃帝尊稱為自己的祖先,自稱是“炎黃子孫”。
19、 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營建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是天下中心,故稱為“中土”。
20、而居住在中原地區(qū)的又是華夏族,所以又把這地區(qū)稱為“中華”。
21、后來,華夏族和其他各族不斷融合,華夏族的活動范圍不斷擴大,高度發(fā)展的華夏族文化逐漸擴展到全國各地,“中華”便逐漸成為代表整個中國的名稱,“炎黃子孫”也隨之帶有更廣泛的含義。
22、 中華民族融合和形成的初期,與河北這塊古老的土地及其居民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原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河北這塊土地上的先民,也做出過自己的貢獻。
23、我們把河北這塊土地稱之為“炎黃子孫”的搖籃,不無道理吧!。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