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許多人感慨,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霜前冷,雪后寒。”降雪過后,接踵而至的往往是又一輪的降溫。氣溫驟降,也給不少朋友帶來了不適,甚至還引發(fā)了或加重了部分疾病。因此,冬日養(yǎng)生,防止疾病侵襲至關重要。那么,寒冬時節(jié)養(yǎng)護身體有哪些要領呢?記者采訪了南京市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
通訊員 張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碧瑩 拍攝 陳金剛 剪輯 戴哲涵
防寒保暖,不只是多穿一點
提到冬日養(yǎng)生,大家都知道要防寒保暖。但是防寒保暖,可遠遠不止多穿點衣服這么簡單。
防寒保暖,要從足部做起。俗話說“寒從腳入”。余波主任告訴記者,天為陽、地為陰,人體也分陰陽,人體上部偏陽,下部偏陰。人的腳部與地陰相接,離心臟偏遠,獲得的血供相對不足,所以也比較怕冷。“如果上面燥熱,下面寒冷,一般都是由中焦瘀堵造成的。”而做好下肢的保暖,能夠保證回心血量,從而實現“腳暖渾身都暖”。平時手腳怕冷、易冷的人,在冬天格外要做好足部保暖工作。
其次,到了冬天,大家要調整作息習慣,最好能夠做到“早睡晚起”。余波主任說:“冬季晝夜溫差比較大,晚間至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是冠心病等高發(fā)的時段,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應當格外注意保證良好的休息,避免熬夜。此外,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
不僅“靜”有講究,冬日里“動”也有學問。冬天運動需要注意時間的選擇,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過晚可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而過早,除了溫度低,空氣也不太好,大量污染物聚集在大氣中還未消散。“古人講‘以待陽光’,就是說要等太陽出來、云開霧散以后再鍛煉。這也符合天人相應的原理,保證人體內的陽氣生成與外界陽氣生成時間相對應,使得鍛煉順應自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余波主任提醒,冬日運動應該以微微出汗為宜。大汗淋漓與“冬藏”原則相違背,會使人體陽氣外泄,容易導致一系列疾病。當然,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是少不了的,跑步前要熱身、騎車時要戴護具,既有利于更輕松、放心地運動,又能避免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防寒保暖的同時,也別忘了通風和保濕。到了冬天,人們常常將門窗緊閉,窩在溫暖的房間里,忽視了通風和保濕。密閉的環(huán)境下,空氣比較混濁,氧氣量也相對不足。長期處于密閉空間里,會造成缺氧,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因此,每天開窗通風,對人體的心血管和肺臟都有養(yǎng)護作用。與此同時,由于暖氣、地暖和空調等取暖設備長期工作,屋內空氣干燥,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至引發(fā)疾病。余波主任建議:“大家冬季在室內取暖時,可以配個加濕器或者放兩盆水,保持空氣合適的濕度,以防止皮膚瘙癢和干咳、哮喘等問題。”
扶陽同時,也要注意滋陰
“封藏”是冬日養(yǎng)生的一個重要原則,也就是說,冬天應該養(yǎng)護陽氣、收斂精氣。“陽主動,陰主靜。陽氣屬于功能性的,人體的行為活動都與之相關。”余波主任告訴記者,如果人體陽氣受損,就會導致陰寒物質在體內堆積,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各種病理物質,甚至是一些肉眼可見的器質性病變。因此,要在量變引起最終質變的過程中,抓住機會進行挽救,這也是強調“治未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扶陽是否意味著要大量食用溫熱的食物來進補呢?余波主任指出,這其實是一個誤區(qū)。冬季天寒,吃溫熱的食物屬于一種自我保護,但如果過量,就會適得其反。“這是因為人在冬季陽氣內收,如果一味進食大量溫熱食物,久而久之,體內就會相對陰液不足。所以,中醫(yī)上有這樣一句話‘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所謂“秋冬養(yǎng)陰”并不是說讓大家每天吃寒涼的東西,而是指在進行溫補的同時,一定要適當地滋陰。比如,冬天吃羊肉要注意不宜過多。如果溫補的食物攝入比較多,那就要適當多吃點蘿卜、百合,喝點綠茶,達到滋陰、平衡的目的,以免陽氣過盛帶來內熱,導致身體陰陽不平衡,違反了養(yǎng)生之道。而一些更偏向于平補、不容易引起燥熱的食品,如臘八粥等,則是自帶“陰陽協(xié)調”的屬性,很適合體質虛寒的人來進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現在應該是‘冬吃蘿卜也吃姜’了。”余波主任解釋,冬天吃白蘿卜有很多好處,能夠滋陰瀉肺,還有消食的功效。冬日人們?yōu)榱朔e蓄熱量常常會大量地吃溫辛的食物,導致體內陽氣過盛、陰液不足。而蘿卜能夠發(fā)揮滋潤的作用,從而“陰中求陽”,更好地補陽。
而適當地吃姜也有利于扶陽。姜有發(fā)散、溫陽的作用。“過去人們冬天不提倡吃姜,是因為害怕把收藏起來的陽氣發(fā)散掉,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吃得好、居家環(huán)境也溫暖了,吃姜也不會發(fā)散太多的陽氣。”余波主任建議,冬天煲湯時,不妨多加幾片生姜,驅寒暖胃,升陽助陽。
身體虛寒,試試“三九貼”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這也意味著即將“進九”,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不少人聽說“冬病夏治”貼“三伏貼”,余波主任告訴記者,其實冬日養(yǎng)生也有“三九貼”,不僅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貼”的療效,還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扶陽滋陰、預防疾病,做到冬夏皆治。
冬季在中醫(yī)上與水關聯密切,而腎在五臟中與水對應。因此,中醫(yī)對冬季養(yǎng)腎十分關注。“三九貼”的原理就是以穴位貼敷的方式,讓溫熱的藥物成分滲透到皮下,作用于體內經絡,達到溫補腎陽的目的。余波主任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冬季養(yǎng)生護陽氣就像用鍋燒水,而“三九貼”就是在鐵鍋下面加了一把火,又給鍋蓋上了一個蓋子。加一把火,能夠讓陽氣更旺,更好地發(fā)揮身體功能;而蓋上蓋子,則是為了“滋陰”,防止“鍋里的水燒干”:“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基礎成分中針對性地再添加滋陰藥物,保證發(fā)揮溫腎扶陽作用的同時,不至于造成內熱、引起副作用。”
余波主任說,一到冬日四肢變涼、怕冷的虛寒病人,脾胃功能虛弱、冬季容易腹瀉的病人,患有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有痛經、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婦科問題的人群,以及一些腫瘤患者,都可以試試三九貼。“有些人群不喜歡吃中藥,‘三九貼’正好是一種‘內病外治’的方法,能夠有效調補陰陽提高人體免疫力,從而進行預防性處理或者對癥治療。”
標簽: 養(yǎng)護身體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